哪能再背东西。
再背下去,新伤加旧伤,秋老虎又热,伤口恶化下去,肩膀就要留疤了。”
“行啊,把我调收割组去。
我手上有茧子,不怕破皮儿。”胡林玩笑了一句。
这些年她天天上山布置陷阱捕猎,手上常年一层薄茧。
给胡林上完药,李爱花就去了杨家。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第二天,在上工的路上,杨树就来带着她去了收割组。
跟着杨树,柳明佳收割水稻。
杨青也跟了过来。
他们的加入,就是这组收割组年纪最小的。
组里的其余人见了,都打趣了几句。
因为收割组的就没有过孩子,全都是干活儿快,又熟练的老手。
杨树回应着,跟柳明佳教他们俩收割水稻。
胡林一看就会,挽着裤腿下了田。
踩着淤泥,弯腰挥着镰刀,很快就上手了。
杨青自己割了几茬,也顺手了。
难的是打水稻。
自己收割的水稻要拿到稻桶的稻桶梯上脱谷。
杨青身高是够了,看了一遍杨树的示范,自己开始操作时,结果却差强人意。
需要杨树在一旁再打一遍,才能把谷子完全打下来。
胡林身高还差点,打谷子时对肩膀负担很大。
刚开始也是不能完全脱谷,多试几次后倒勉强能行。
适应几天后,两人的速度也是提起来了。
因着练武的关系,两人力气也够。
几天下来,那些同组的老手对他们也刮目相看起来。
逢人就夸他们是干庄稼活儿的一把好手。
要命的农忙结束,村里所有还在上学的孩子终于可以歇息。
十六岁以上的,都还在跟大人们干着活儿。
忙着晒谷子、大豆、蜀黍、小麦、苞米……等等这些。
之后还有脱壳入库。
反正,没读书了的,就一律按照大人来对待。
没下地干活儿第二天,胡林就和李爱花上山捡山货去了。
今年李爱花一个人忙乎,收成没有往年好。
她俩也只能趁着现在农忙还没彻底结束,多拣点。
等村里人农忙结束,捡完山货,胡林就上山去把陷阱复原了。
十一月,俩人挣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