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便深得他的喜爱。但他从未想过,李泰会为了太子之位,做出如此事情。
“陛下,臣虽无确凿证据,但种种迹象表明,此事与李泰脱不了干系。”长孙无忌见李世民不语,又补充道。
李世民长叹一声,说道:“无忌,朕知道你对大唐忠心耿耿,所言也不无道理。但泰儿自幼聪慧,朕实在不愿相信他会做出这等事。”
长孙无忌微微颔首,说道:“陛下,臣明白您对皇世子的疼爱。但此事关乎大唐社稷,不可不查。若不及时制止流言,恐怕会引起朝中动荡,百姓不安。”
李世民站起身来,走到窗前,望着窗外的皇宫景色,心中五味杂陈。
他想起了李泰小时候的可爱模样,想起了他在天赋,实在不忍心相信他会做出伤害兄弟、危及社稷的事情。
“无忌,朕知道你是为了大唐着想。但此事还需从长计议,不可操之过急。”李世民缓缓说道。
长孙无忌拱手道:“陛下圣明。臣以为,当务之急,是先平息流言,稳定民心。至于流言的制造者,臣会继续暗中查探,一旦有确凿证据,再做定夺。”
李世民转身,看着长孙无忌,说道:“好,此事就交由你去办。一定要谨慎行事,切不可打草惊蛇。”
“臣遵旨。”长孙无忌领命道。
两人又商议了一些应对之策,李世民突然话题一转:“无忌,你觉得承乾这孩子,可堪大任?”
长孙无忌微微一愣,他明白李世民这个问题的分量。沉思片刻后,他说道:“太子仁厚有余,但魄力不足。
这些年,虽在陛下的教导下有所长进,但仍需历练。不过,臣相信,假以时日,太子定能成为一位贤明的君主。”
李世民微微点头,说道:“朕也希望如此。承乾自幼被立为太子,朕对他寄予厚望。
这些年,朕悉心教导,为他挑选名师,就是希望他能继承朕的衣钵,将大唐的江山社稷发扬光大。”
长孙无忌说道:“陛下对太子的栽培,满朝文武有目共睹。太子也深知陛下的苦心,一直在努力学习治国之道。
此次流言之事,对太子来说,或许也是一次考验。”
李世民叹了口气,说道:“希望他能经得住考验。朕担心的是,他会因为这些流言而一蹶不振,失去信心。”
“陛下放心,太子殿下绝非如此脆弱之人。”长孙无忌宽慰道。
两人又谈论了许久太子的教育和培养问题,李世民心中的忧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