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子安一语点醒梦中人,愚兄这就去同家兄写信!”
能说动这家伙,陈吉发也很欣慰。现在大明帝国内忧外患,到了最危急的时候,有更多开明士绅站出来,这个国家才能有更多希望。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方孔炤在府院接见了陈吉发,热情客气。
“此前,卢中丞守鄂,陈某为其幕僚,筹措各府县粮草军需。如今,方大人赴任,学生更当尽心尽力,为大军供应物资。大人但有需求,尽管开口。”
“吾儿三番五次提起江夏陈子安才名,来此前,也拜读过数篇大作,的确是耳目一新。老夫知你经营厉害,便不再推辞。不过,你也需小心,如今,关于你的传言越来越多,树大招风呀!”
陈吉发心中很是感动。
其实这个事情他也略有耳闻。
随着他在京城活动频繁,已经有势力注意到了他的存在。
他本着别人不主动招惹就不去找麻烦的原则,能躲就躲,但若是真有人不开眼算计他,以自己现在的实力,也不会惧怕谁。
崇祯十年,农会、商会将以英山为中心发展大别山,以富池镇为据点发展幕阜山,以崇仁县为中心发展井冈山,其目的就是将鄂皖边境的这三大山系作为自己的基本盘,若是真有一天提前同明廷闹翻,他也有退路可以去。
“方大人放心,学生有分寸。行得正,做得直,那些人要耍阴谋诡计,也不怕的。”
“嗯,年轻人敢打敢拼是好事。克咸,你且和子安多多亲近。论起军略,你可是远不如他。”
孙临被拿来同“别人家的孩子”比较,也不恼,笑嘻嘻道:“自然,子安脑子聪明,做啥都好。”
“哪里哪里,不敢不敢!”
三人哄笑,又谈了些别的小事,总之,由于有此前支援桐城和招安邢红娘的情谊在,襄阳之行轻松愉快,方孔炤每年将从陈吉发这里获得三万两银子的物资,作为交换,姚泽孝的这个守备作为精锐兵马直属方孔炤,另外,授予合作社军械生产的权力。
当然,武昌重工涉及到野战炮,这个必须熊文灿批准。
熊大人从广州带了一千名洋人训练的火枪兵随行,由他的幕僚梁朝钟和三个儿子陪同,慢悠悠的往湖广走,三月底才到南京,四月初才到了安庆,听取史可法的汇报,尤其是听闻大别山邢红娘的招安案例之后,大受鼓舞,亲自进山见了邢红娘。
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