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是个好后生!”
————
雁二郎的小院里灯火通明。几名亲信围坐一处,眼睛熬得发红。
亲信们叹着气说:“二郎,实在不好办。两边家世差得太远,纳妾都不见得能过老侯爷那关,更别提迎娶啊。”
“三思啊二郎!”
他一拍长案:“有了!”
“‘纯朴自然质,天然无雕饰’。行了,我有主意,大家都散了。”
————
初秋半圆的月色下,晏容时踩着夜影,敲开了任职大理寺卿、领三公太傅荣衔,已经半荣退的三朝元老,韩兴继的家门。
“韩老和家祖父生前曾有深交。又对晚辈诸多赏识提携,容时铭记在心。”
应家离京的打算并不难猜。
当时隋淼的神色就不对了。
当晚掌灯前后, 晏容时提了盒新上市的黄橙橙的大橘子进门来。
“两名死士逃逸, 如水滴入海, 难以追寻踪迹,回去住帐篷依旧不安全。”
应家打算回老家了。
但何时离京,能不能带着七郎离京, 应小满拿不准。
“之前铜锣巷的时候, 七郎在咱家养病, 瞧着整天不慌不忙,做什么都挺稳当的一个后生。没想到回来官衙, 整日跟个陀螺一般!他手里的案子一桩接一桩, 万一今年查不完, 拖到明年, 难不成咱们还要在京城等到明年才回老家?”
“我不瞒你。有件事要跟你说。”
“我也有桩事要和你说。你昨日去了骡马行问远途租赁。你在骡马行留的住处是大理寺官衙西小院, 把骡马行东家给吓着了,不敢直接租给你, 托人问到大理寺来。”
但包袱既然都拿到了七郎面前,她坚持说:“这个秋冬应家必定要赶回老家,守着爹爹坟头过年的。只是知会你一声,不是跟你商量拿主意。”
平日里光亮流转的一双桃花眼此刻低垂思索着,骨节分明的一双手慢慢把包袱布结原样系好,开口和她商量。
现今是七月头。
八月初启程其实也不算晚。但“宫里”两个字,着实叫应小满吃了一惊。
“这便是我今晚要说的第二桩事了。”晏容时起身把冬衣包袱搁去旁边。
应小满:!!
消息当然不会有假。前些日子还只是暗中风传,昨日宫里正式遣人传来口谕,算是确定下来。
“‘纯朴自然质,天然无雕琢’。这是十一郎从宫里听来的。”
“……雁二郎在太后娘娘面前夸我?”
雁二郎生了个怎样的脑子,正常人不得而知。
总之,木已成舟。太后娘娘的口谕已经传到大理寺。借着庆功宴的机会,要招这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