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加装电动上弦装置,配12V锂电。装上供箭匣每分钟可激发15次。
配上碳纤维材料制造而成的箭支,初速可以达104.5米/秒,在150米内的范围内,就算是麋鹿野猪一类的大型动物也会被轻而易举的射杀。
除此之外,这把弓弩就算是已经把其他的保险装置全部打开,但手部要是没有紧握弩托底部也没法子把箭支发射出去,单单是这一点就最大程度的避开了意外情况的发生。
很好很暴力,我喜欢。就要了一把高配版和一百支箭。现在万事俱备只欠雷电。
突然,一声惊雷在头顶炸响,打断了我的回忆。
夜空被电闪划分,雷声在山谷回荡。电光穿云破雾,照亮了整个雷神岭。打雷了,打雷了。
我觉得这次一定能成功,立马向雷神殿狂奔而去。
进入神殿,半个殿堂已被蓝光照亮。石柱顶上的石球正发出耀眼的光芒。石柱上那些奇怪的字符清晰可见。
很快,石球周围便出现细细的电弧,并发出嗞嗞的声响。似乎还差最后一点儿能量,就能触发拱门。
我立即合上电闸,壮观的一幕出现了。
手背粗的电弧从石球激射而出,直奔拱门。拱门光芒四射,砰的一声,蓝色的光幕像流水一样,从四周向拱门中心汇聚,慢慢地形成一个荡漾的光幕。电站源源不断的能量能让它一直存在。
我激动得大吼道:“胖子,我来了!”
时间紧迫,我立刻开始探索光幕的另一侧。
首先使用的是一辆大疆遥控小车,装备有摄像头,并用绳子系住送入光幕中。小车一进入光幕,绳子便失去了动静,这表明光幕对信号有着阻断作用。
随后,我将小车绑定在一根长杆上,并开启了录像模式,将其伸入光幕内部,进行了一次全方位的旋转探查后取了回来。
录制的视频显示,对面没有光线。借助夜视摄影确认,对面的空间与雷神殿相似。
接着,我将空气质量测试仪也绑了过去。结果显示对面的空气成分与这边儿相同。
为了保险起见,我对光门进行了一个小时的观察,期间光门没有出现任何减弱迹象。很好,大事可期。
我写好遗嘱放在邮箱里。如果我没按时回来,就将自动发给家人和最好的朋友。让他们知道我离奇的经历。
此刻的我,头戴英国凯夫拉头盔,眼戴意大利风镜,身着俄式山地数码迷彩服,脚蹬美军丛林战术靴,腰挎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