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元家家主的心中,夫人是很特殊的。
杨正通仕途如此通顺,便有自己亲生父亲的帮助。
不过杨正通认祖归宗是不可能了。
当然了,元家家主也没有想过让自己的私生子回元家。
他的妻子也不是个简单的,加上元后的日夜叮嘱,元家家主哪里敢越雷池一步。
所以,当萧鸣音查到这些,还顺着会馆追查到了更多。
汉王母族水家的白银贪污案,谁能想到真正的幕后真凶。
是这“秦楼会馆”的几个主办人。
秦楼会馆,不仅是权贵们游玩享乐之所。
更是他们在其中行不法交易,做腌臜勾当时,相互会面详谈的地方。
这会馆存在的日日夜夜里,藏污纳垢。
多少大庆的蛀虫躺在金子堆上,还要对大庆的每一笔银子动心思。
贪婪无度。
欲壑难填。
元家家主,是此间身份最高之人。
自然,这些事情,也大多是他牵头,主谋。
赚银子这样的大好事情,秦楼会馆的“好朋友”们,自然是不能少的。
官造的银子特殊,拿到之后短时间之内是不能流通的。
只能等风声过去两三年,将银子重新熔铸,再向外流通。
杨正通初入官场之时,还不过而立之年。
二十岁的年纪,便收到了来自亲生父亲的一份大礼。
更接触了到盐。
当时河东正闹洪灾,粮食和食盐的价格居高不下。
一笔足以流通,又可以稳定盐价的银子,就这么出现在了杨正通的手里。
杨正通其实也纠结过。
他想过这笔银子不干净。
更想过若是他此时此刻用了这些,日后会付出什么样的代价。
可在功劳和升官面前,他的迟疑并没有持续太久。
他很爱自己的妻子。
年少相知相许,可妻子母家的地位高,自己不算太得老丈人和丈母娘的青睐。
可妻子义无反顾地嫁给了他。
甚至和家里都闹的很僵。
杨正通需要一个机会。
一个能证明自己,能给妻子撑腰的机会。
他不想让妻子失望,也不想让妻子的母家看不起他。
所以,他用了那笔银子。
有了他的运转,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