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行。陈婷姐找过大队领导多次,大队领导也帮不了她。我说的是不是这么个理?”
大家一听还真是这么个理。我一看大家都接受了我的想法,就接着说:“陈婷姐是知识青年下乡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是响应国家号召来到八山子公社三大队的,怀揣着理想,想在这里发光发热,做出一番成就。结果却是在这里遭到了村里无赖的骚扰,无赖的母亲的骚扰,大队领导不能保护好来到这里的女知青,让陈婷同志产生了逃离这里的想法。
可是一个女知青能去哪?没有办法,只能寻求保护。黄利军同志的母亲瘫痪在家没人照顾,他又面临着退伍回到农村。他不愿意回到农村当社员,也不愿意在家照顾母亲,他只想留在部队。可能是一种巧合,在陈婷同志遭受曲柱子骚扰之时,黄利军正好遇到了,就帮助陈婷驱赶走了曲柱子。因此,陈婷同志对黄利军产生了信任。
在三大队遇到水灾时,陈婷同志作为抢险救灾的一员又与黄利军相遇。黄利军看到了在水灾中立功表现的机会,他就能在部队谋求好的前途,所以就把想法说给了陈婷同志。陈婷同志为了能够摆脱曲柱子,还能上大学离开这里,没办法,接受就能解决她在这里的困境,不接受,我不敢想象未来在这里她将会面临着什么。所以她只能接受。”
说到这里,我看向有些兴奋的陈婷:“陈婷姐,这个想法主要是看你的。你同意我的想法,咱们就按这个办法对付明天的问询。”
“谢谢你能给我想出这么好的办法,这个想法,我当然同意。其实这也是实情,曲柱子就是这件事情的源头,没有他的骚扰,我也不会去做这些。”
“行,你同意,我们就这么办了。”
我说完了,大家也都听明白了。张凤莲高兴地说道:“张仲文,你行啊!这你都能想到。如果按你说的,明天咱们统一口径,都这么说,陈婷弄不好会没事的。下乡女知青由于受到村里无赖的骚扰,大队领导不能给予保护,让陈婷同志无法在这里工作、学习和生活,迫于无奈,只能同意黄利军提出的要求,只为了寻求庇护。这么说绝对行。
曲柱子骚扰了陈婷三年,村里没有不知道的。这样不但能让黄利军受到惩罚,连带着曲柱子娘俩也跑不了。我这么一想,我心里一下子好受了。”
叶珍围着我看了又看,然后对我说:“小文,你这小脑瓜真是越来越聪明了。你要是好好学习,考大学还不是信手拈来。行,以后姐姐教你读书学习。”
我有点害羞,赶紧阻止叶珍说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