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刘宇之孙桃乡侯子成都,为中山王,奉中山王刘兴祭祀。再封宣帝儿孙三十六人,皆为列侯。此外王侯等无子有孙,或为同产兄弟子,皆得立为嗣,承袭官爵,皇族因罪被废,许复属籍,官吏年老致仕,仍给旧俸三分之一,赡养终身,下至庶民鳏寡,无不周恤。
如此种种恩施,通通由王莽创议施行,好教朝野上下,交口称颂,都说是安汉公的仁慈,把老太后小皇帝二人,一概抹煞。真是好计。王莽又讽示公卿,奏称太皇太后春秋太高,不宜亲省小事,此后除了封爵上闻之事,其他事情尽归安汉公王莽裁决。太皇太后又复依议,于是朝中只知有王莽,不知有汉天子了。
惟当时一班朝臣,偶有私议,谓平帝入嗣大统,本生母卫姬未得加封,不免向隅。王莽独惩丁傅复辙,恐卫姬一入宫中,又要引进外家,干预国政。但若不加封卫姬,又不能塞住众人的悠悠之口,乃派遣少傅甄丰,持册至中山,封卫姬为中山孝王后,帝舅卫宝卫玄,爵关内侯,仍然留居中山,不得来京。
职位为扶风功曹的申屠刚,直言对策道:“嗣皇帝始免襁褓,便使至亲分离,有伤慈孝,今宜迎入中山太后,使居别宫,使嗣皇帝得按时朝见,乐叙天伦,并召冯卫二族,平帝祖母冯婕妤,故云冯卫二族。选入执戟,亲奉宿卫,免得另生他患。”
迎母则可,必召入外家宿卫,亦属未善。这数语最是中王莽心之禁忌,王莽当然驳斥,因不欲自己出名,特请太皇太后下诏,斥责申屠刚僻经妄说,违背大义,因即放归田里。恩归自己,怨归太后。申屠刚被黜归还,有何人再敢多言?
越年二月,黄支国献入犀牛,廷臣相率惊异,都称黄支国在南海中,去京师三万里,向来未曾朝贡,今特献犀牛,想来又是安汉公王莽的威德。正要上书献谀,偏又接得越嶲郡的奏报,说有黄龙出游江中。太师孔光,遂与新任大司徒马宫,以及甄丰甄邯等三人,拟奉表称瑞,归德王莽。旁有大司农孙宝说道:“周公上圣,召公大贤,彼此尚有龃龉,今无论遇着何事,都是异口同声,难道近人,果胜过周召么?”
众人听了,莫不失色,甄邯遂口称奉旨,暂令罢议。其实犀牛入献,也是买嘱出来,黄龙游江,未必果是真事。甄邯本与王莽同谋,自觉情虚,所以情愿中止,但心中很仇视孙宝,不肯轻轻放过。当下嘱咐党羽,暗中观察欲寻找出孙宝的过失。刚好孙宝遣人迎接老母,并及妻子数人,母至中途,忽患老病,因此折回弟家养疴,但遣妻子入都。当有司直陈崇,查得此事,立刻上疏弹章,斥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