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弟且莫车,且莫车再传弟囊知牙斯,号为乌珠留若煴单于。国势濅衰,因此历代事汉,来朝哀帝。参见已毕,由汉哀帝传旨赐宴,廷臣统在旁侍饮。乌孙大昆弥,当然在座,专顾饮酒,不暇张望。
独囊知牙斯年少好奇,左右顾盼,蓦然见廷臣中有一青年,唇红齿白,秀丽过人,坐位却在上面,居然首冠百僚。心中不禁诧异,遂向译员指问道:“这位大员姓甚名谁?”
译员尚未及答,已为汉哀帝所见。询及原因,便命译员答说道:“这就是大司马董贤,年方逾冠,才德兼全,却是我朝的大贤。”
居然是董贤既是大贤,哀帝何不特赐双名!囊知牙斯哪里晓得什么董贤品行,一闻此语,便出席起贺,拜称汉得贤臣,哀帝见此很是心欢。待至宴罢,赏赐囊知牙斯,比乌孙王还要加厚,两番主谢恩回国。
董贤已任大司马,比不得前此在宫,朝夕留侍,所以公事一了,回家休息。不防到了门首,一声怪响,外大门无故自坏,门竟坍倒。董贤吓了一跳,自思门第新筑,结构甚坚,且是妻父将作大匠监工,何至遽朽?再令左右检验土木,原是牢固得很,不知何故倒坏?心甚不安。次日有诏颁出,乃是修复三公职衔,董贤为大司马如故。改称丞相为大司徒,即令孔光任职。迁御史大夫彭宣为大司空,封长平侯。这诏与董贤毫不关碍,董贤当然无虞。
又过了一二旬,仍无变动情事,董贤把那大门倒坏的怪事,也淡淡忘却了。谁知内报传来,汉哀帝寝疾不起,急得董贤神色慌张,立刻入宫省视,只见汉哀帝卧在床上,委顿异常,一时也不好细问,只得约略请安。
汉哀帝不愿多言,含糊答了数语,惟口中呻吟不绝。董贤也觉不佳,但思哀帝年未及壮,当不致一病即崩,自己宽慰自己,就在宫中留侍数日。偏偏汉哀帝病势日重,即于元寿二年六月中,奄然归天,年止二十有六,在位只有六年。
傅皇后及董昭仪等,入哭寝宫,董贤感念汉哀帝厚恩,也在寝门外号恸不休。蓦由太皇太后王氏到来,抚尸举哀,哀止即收取御玺,藏在袖中。一面召董贤入问,丧事该若何调度。董贤从未办过大丧,且因哀帝告崩,如寡妇失去情夫,三魂中失去二魂,竟至对答不出。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好一位大司马。太皇太后方说道:“新都侯莽,曾奉先帝大丧,熟习故事,我当令他进来助汝。”
董贤忙免冠叩首道:“如此幸甚!”
太皇太后立即遣使,召入王莽。王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