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的衣服,其级别仅次于皇帝。直到棺梓、由黄金连缝珠宝而成的珠襦、由黄金连缝玉块而成的玉柙,准备将它们赏赐给董贤的,没有不齐备的。汉哀帝又让将作大匠为董贤在义陵旁建造坟茔,内有小室用坚刚之柏向内致累而成,外为巡行警戒之道,周围几里,门阙以及门外之屏很多。
二十岁左右就替他起冢,显是预兆不祥。惟董贤尚未得封侯,一时无功可言,不便骤赐侯爵。迁延了一两年,正值东平王之巨案,冤死了许多人,告发诸徒,平地受封。
侍中傅嘉,仰承风旨,请汉哀帝将董贤姓名,加入告发案内,便好封他为侯。汉哀帝正合私衷,遂把宋弘除出,只说董贤亦尝告逆,应与息夫躬孙宠同膺封赏,并封关内侯。一面恐怕傅太后会出来诘责,特将傅太后最幼从弟傅商,授封汝昌侯。不意尚书仆射郑崇,却入朝进谏道:“从前成帝并封五侯,黄雾漫天,日中有黑气。今傅商无功封侯,坏乱祖制,逆天违人,臣愿拚身命,担当国咎!”
说着,竟将诏书案提起,诏书案系承受诏书,形如短几,足长三寸。不使哀帝下诏,扬长而去。忠直有余,智略不足。
郑崇,字子游,本高密大族,世代同王家相互嫁娶。祖父因诋毁而迁到平陵。父亲郑宾通晓法令,做御史,侍奉贡禹,以公正刚直闻名。
郑崇年轻时做郡文学史,到丞相大车属(如后日三公府御属)。其弟郑立与高武侯傅喜同师学习,相友好。傅喜做大司马,推荐郑崇,汉哀帝提升为尚书仆射。多次求见直言规劝,皇上开始采纳他的意见。
由前大司马傅喜荐入,抗直敢言。每次进见,必着革履,橐橐有声,哀帝不待见面,一闻履声作响,便笑语左右道:“郑尚书履声复至,想是又来陈言了!”
道言甫毕,果见郑崇到座前,振振有词,汉哀帝却也十依七八。就是此次谏阻封侯,汉哀帝也想作罢,偏被傅太后闻悉,怒向哀帝道:“天下有身为天子,反受一小臣专制么!”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汉哀帝经此一激,决意封王商为侯。傅太后母,曾改嫁为魏郡郑翁妻,生子名恽,恽又生子名业,至是亦封为信阳侯,追尊业父恽为信阳节侯。郑崇虽不能谏止封王商,但素性戆直,不肯就此箝口,因见董贤宠荣过盛,复入内谏诤,汉哀帝最爱董贤,怎肯听信?当然要将他驳斥。
尚书令赵昌,专务谄媚,与郑崇积不相容,遂乘间谮郑崇,诬告郑崇交通宗族,恐有奸谋。汉哀帝乃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