者不可及,来者犹可追也。愿陛下进贤退不肖,则圣德清明,休和翔洽,泰阶平而天下自宁矣。
原来汉哀帝在位初政,也想力除前弊,崇俭黜奢。曾罢乐府官,及官织绮绣,除任子令,汉制:凡吏二千石以上视事满三年,得任子弟一人为郎,不以德选,至此才命革除。与诽谤诋欺法,出宫人,免官奴婢,益小吏俸,政事皆由己出,海内颇喁喁望治。
偏是傅太后从中干政,称尊号,植私亲,闹个不了,反使哀帝胸无主宰,渐即怠荒。仅阅半年,便致怠弛,无怪后来寿命不长。李寻所言,明明是借着变异,劝勉哀帝,指斥傅太后。哀帝尚知李寻忠直,擢升为黄门侍郎,唯欲防闲太后,裁抑外家,实在无此能力,只好模糊过去。但朝臣已分为两派,一派是排斥傅氏,不使预政。一半是阿附傅氏,专务承颜。
傅太后日思揽权,见有反对的大臣,定欲驱除,好教公卿大夫,联络一气,免受牵掣。大司空汜乡侯何武,遇事持正,不肯阿谀,傅太后心下不乐,密令私人伺查何武过失。适值何武有后母在家,往迎不至,即被近臣举劾,斥何武事亲不笃,难胜三公重任。汉哀帝亦欲改易大臣,乃令何武免官就国,调大司马师丹为大司空。
师丹,琅邪东武(今山东省诸城市)人琅琊东武县人,表字仲公。少从匡衡学诗,元帝末,为博士,因事免官。
绥和元年(前8年),汉成帝立侄子定陶王刘欣为皇太子,以师丹为太子太傅。绥和二年(前7年),汉成帝去世,刘欣即位,是为汉哀帝,师丹担任左将军,被赐爵关内侯及食邑,掌领尚书事,于是代替王莽担任大司马,被封为高乐侯。一个月后,被调任大司空,教授哀帝。
师丹既受任为大司空,也与傅氏一派不合,前后奏章数十上,无非援三年无改的古训,规讽哀帝改政太急,滥封丁傅。哀帝非不感动,但为傅汉、丁两后所压迫,也是无可如何。惟有一侍中傅迁,为傅太后从侄,人品奸邪,舆论不容,汉哀帝因将迁罢职,遣归故郡。不意傅太后出来干涉,硬要哀帝复还迁官,留任宫廷。汉哀帝无法,只好再将迁留住。丞相孔光,与师丹入朝面奏,谓诏书前后相反,徒使天下疑惑,无所取信,仍请将迁放归。哀帝说不出苦衷,装着痴聋一般,孔光师丹两人,不得已趋出,迁得为侍中如故。一官都不能黜陟,哀帝亦枉为天子!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先是掖庭狱丞籍武,见赵合德屡毙皇儿,很是不忍。曾经与掖庭令吾丘遵密商,拟即告发。无如官卑职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