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说汉宣帝在位六七年,勤政息民,课吏求治,最信任的大员,一是卫将军张安世,另一个是丞相魏相。霍氏诛灭,魏相曾参议有功,不劳细说。张安世却小心谨慎,但知奉诏遵行,未曾计除霍氏,且有孙女名敬,曾适霍氏亲属,关系亲戚友谊,至霍氏族诛,张安世恐致连坐,局促不安,累得容颜憔悴,身体衰羸。
汉宣帝察知情伪,特诏赦免他孙女,免致株连,张安世才得放心,办事愈谨。
张安世之兄张贺,时已病殁,宣帝追怀旧恩,问及安世,才知张贺之子亦亡,只遗下一孤孙,年甫六龄,取名为霸。张贺在世时曾将安世季男彭祖,养为嗣子。
张彭祖又曾经与汉宣帝同塾读书,因此汉宣帝询明底细,先封张彭祖为关内侯。张安世入朝固辞,汉宣帝道:“我只为着掖庭令,与将军无关。”
张安世乃退。汉宣帝又欲追封张贺为恩德侯,并置守冢二百家。张安世复表辞贺封,且请减守冢家至三十户,汉宣帝总算依议,亲定守冢地点,使居墓西斗鸡翁舍。舍旁为宣帝少时游憩地,故特使三十家居住,留作纪念。
已而余怀未忘,自思不足报德,便于次年下诏,赐封张贺为阳都侯。予谥曰哀,令关内侯张彭祖袭爵,拜张贺之孙张霸为车骑中郎将,赐爵关内侯,食邑三百户。
张霸年纪幼弱,但予禄秩,不使任事。张贺有大德,原应赡养孤孙,但赐禄则可,赐官则不可。惟张安世因父子封侯,名位太高,复为张彭祖辞禄,诏令都内别藏张氏钱,数约百万。
张安世持身节俭,身衣弋绨,妻虽贵显,常自纺绩,家童却有七百人,但皆使为农工商,勤治产业,积少成多,所以张氏富厚,胜过霍氏。不过张安世约束子弟,格外严谨,终得传遗数世,不致速亡。这是保家第一要旨。张汤之于张安世,父子也,其才智强记相同。然而,张汤刻薄阴险,儿子张安世却谨慎恭顺,张汤胆大刻薄,张安世谨小慎微。
先是张安世长子张千秋,与霍光之子霍禹,并为中郎将,同随度辽将军范明友,出击乌桓。及奏凯回来,进谒霍光,霍光问千秋战斗方略,与山川形势,千秋口对指画,毫不遗忘。至转问及霍禹,霍禹均已失记,但答言俱有文书,霍光不禁叹息道:“霍氏必衰,张氏将兴了!”
谁叫你不知教导儿子?后来霍光之言果然应验,张氏子孙,出仕不绝。时人谓昭宣以后,汉臣世祚,要算金张两家。
金即金日磾子孙,这且待后再表。
且说御史大夫丙吉,本与张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