谓饮食,传谓传舍。越职逾法,以取民誉,譬犹践薄冰以待白日,岂不殆哉!今天下颇被疾疫之灾,朕甚愍之,其令郡国被灾甚者,毋出今年租赋,俾民休息!
汉代严格推行皇帝名讳制度,若百姓姓名或日常用语与皇帝名讳同字,轻则需改名,重则可能触犯刑罚。『病已』二字为民间常用字(如疾病、已发生),导致百姓避讳困难。??
汉宣帝又因吏民上书,多因犯皇帝名讳得罪,特改名为询诏云:
闻古天子之名,难知而易讳也。今百姓多上书触讳以犯罪者,朕甚怜之,其更名询,诸触讳在令前者赦之!
汉宣帝方整顿内治,未遑外攘。忽然由卫侯使冯奉世,报称莎车叛命,弑王戕使,由臣托陛下威灵,发兵讨罪,已得叛王首级,传送京师云云。
汉宣帝并未曾遣讨莎车,不过因西域归附,前此所派遣的各使,屡不称职,乃依前将军韩增举荐,授郎官冯奉世为卫侯使。持节送大宛诸国使臣,遄返故邦。
冯奉世,字子明,上党潞(今山西黎城西南)人系上党人。后来迁徙到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冯奉世的祖先冯亭,是战国末期韩国上党郡的郡守。秦昭襄王四十六年(前262年),秦国攻打上党,堵住了太行山中的通道,韩国守卫不住,冯亭就把上党城献给赵国并且为之防守。赵国封冯亭为华阳君,和赵国大将赵括一起抵御秦国。秦昭襄王四十八年(前260年),冯亭在长平之战中战死。冯氏宗族从此分散各地,有的留在潞县,有的在赵地。在赵地的成为官吏将军,官吏将军的儿子们又做了代国的丞相。到秦灭六国以后,而冯亭的后代冯毋择、冯去疾、冯劫都作了秦国的将相。西汉建立以后,冯唐在汉文帝时闻名朝野,他就是代国丞相的儿子。
汉武帝末年,冯奉世因为是良家子弟而被选任作郎官。汉昭帝时,按照他的功劳的大小和所排次序补任武安县的长宫。被免官时,年纪已有三十多岁,才学习《春秋》,钻研其微言大义,读兵法,明晓其内容和实例,前将军韩增上报任命他做军司空令。汉宣帝在位的本始年间(前73年-前70年),随军攻打匈奴。战争结束后,又担任了郎官。
在此之前,西汉数次派遣使节出使西域,大多都辱没使命不称其职,有的贪污,有的被外国刁难侮辱。元康元年(前65年),当时乌孙国很强大,有攻击匈奴的功劳,同时西域诸国刚刚与西汉和好,西汉正准备善待他们,想趁机安抚这些国家,就挑选可以出使外国的人。前将军韩增推荐冯奉世以卫候的身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