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人。
华容夫人想亦在内。朝使即日返报,汉昭帝谥刘旦为刺王,赦免刘旦之子,废为庶人,削国为郡。
就是盖长公主之子王文信,亦撤销侯封。惟上官皇后未曾通谋,且是霍光外孙女,因得免议。封杜延年、燕苍、任宫、王寿为列侯。杨敞既为列卿,不即告发,无功可言,故不得加封。另拜张安世为右将军;杜延年为太仆;王寿为御史大夫;仍由霍光秉政如初。张安世曾为光禄大夫,便是前御史大夫张汤之子。杜延年由谏议大夫超迁,乃是前廷尉杜周之子。父为酷吏,子作名臣,也算是力能干盅了。却是难得。
霍光有志休民,不愿再兴兵革;偏得乌桓校尉奏报,乃是乌桓部众,不服管束,时有叛心,应如何控御等语。乌桓是东胡后裔,从前为冒顿单于所破,余众走保乌桓鲜卑二山,遂分为乌桓鲜卑二部,仍为匈奴役属。至武帝时,攻入匈奴各地,因将乌桓人民徙居上谷、渔阳、右北平、辽东四郡塞外,特置乌桓校尉,就地监护,使他断绝匈奴,为汉屏蔽。既而乌桓渐强,遂思反侧。霍光正费踌躇,可巧得匈奴降人,上言乌桓侵掠匈奴,发掘先单于墓,匈奴方发兵报复,出二万骑往攻乌桓。
霍光又另生一计,阳击匈奴,阴图乌桓。当下集众会议,护军都尉赵充国,说是不宜出师;独中郎将范明友,力言可击。光即告知昭帝,拜明友为度辽将军,率二万骑,赴辽东。且面嘱明友道:“匈奴屡言和亲,仍然掠我边境,汝不妨声罪致讨。倘或匈奴引退,便可径击乌桓,掩他不备,定可取胜。”
明友领命而去。行到塞外,果然得闻匈奴兵已经退去,当即麾兵捣入乌桓。乌桓才与匈奴交战,兵力疲乏,再加汉兵袭入,势难拒守,顿时纷纷窜匿,被明友驱杀一阵,斩获六千余人,奏凯班师。
明友得受封平陵侯。同时又有平乐监傅介子,也得虏立功,获膺上赏。
傅介子,北地人,少年好学,嗣言读书无益,从军得官。原先龟兹、楼兰勾结匈奴,杀汉使官。元凤年间,傅介子以骏马监的身份请求出使大宛,拿着汉昭帝的诏书去谴责楼兰、龟兹国。
好一个冒险壮夫!霍光颇为嘉叹,便命他出使大宛,顺路至楼兰龟兹传诏诘责。
傅介子先到了楼兰,楼兰当西域要冲,自经赵破奴征服后,向汉称臣。又苦匈奴侵伐,只得一面事汉,一面求好匈奴,两处各遣一子为质。当武帝征和元年,楼兰王死,国人致书汉廷,请遣还质子为王。适质子犯了汉法,身受宫刑,不便遣归,乃设词答复,叫他另立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