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搜粟都尉。又擅调益幕府校尉,专权自恣,疑有非常。臣旦愿归还符玺,入宫宿卫,密察奸臣变故,免生不测。事关紧急,谨飞驿上闻。
汉昭帝刘弗陵看了又看,想了多时,竟将来书搁置,并不颁发出来。上官桀等候半日,毫无动静,不得不入宫探问,汉昭帝但微笑不答。少年老成。翌日霍光进去,闻知燕王刘旦有书纠弹,不免恐惧,乃前往殿西画室中坐待消息。画室悬着周公负扆图,霍光诣室坐着,也有深意。少顷,汉昭帝临朝,左右旁顾,单单不见霍光,便问大将军何在?上官桀应声道:“大将军被燕王旦弹劾,故不敢入。”
汉昭帝亟命左右召入霍光,霍光至帝座前跪伏,免冠谢罪,但闻汉昭帝面谕道:“将军尽可戴冠,朕知将军无罪!”
胸中了了。霍光且喜且惊,抬头问道:“陛下如何知臣无罪?”
汉昭帝道:“将军至广明校阅,往返不到十日,燕王远居蓟地,怎能知晓?且将军如有异谋,何必需用校尉,这分明就是有人谋害将军,伪作此书。朕虽年少,何至受愚若此!”
霍光听说,不禁佩服。此外一班文武百官,都不料如此幼主,独能察出个中情弊。虽未知何人作伪,也觉得原书可疑,惟上官桀与桑弘羊,怀着鬼胎,尤为惊慌。待至霍光起身就位,汉昭帝又命将上书人拿究,然后退朝。
上书人就是上官桀与桑弘羊差遣出来,一闻诏命,当即至两家避匿,如何破获?偏汉昭帝连日催索,务获讯办。上官桀又进白昭帝言道:“此乃小事,不足穷究。”
汉昭帝不从,仍然严诏促拿,且觉得上官桀有二心,自此与他疏远,只是亲信霍光。
上官桀忧恨交迫,嘱使内侍诉说霍光罪过,汉昭帝刘弗陵发怒道:“大将军是当今忠臣,先帝嘱使辅朕,如再敢妄说是非,便当处罪!”
任贤勿贰,汉昭帝确守此言。
内侍等碰了钉子,方不敢再言,只好回复上官桀。上官桀索性想出毒辣阴谋,与儿子上官安秘密商议数次,竟拟先杀霍光,继废昭帝,再把燕王刘旦诱令入京,刺死了他,好将帝位据住,自登大宝。
确是好计,可惜天道难容。一面告知盖长公主,但说要杀霍光,废昭帝,迎立燕王刘旦,盖长公主却也依从。上官桀复请盖长公主设席饮光,伏兵行刺。更遣人通报燕王刘旦,叫他预备入都。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燕王刘旦大喜过望,复书如约,事成后当封上官桀为王,同享富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