珩王太了解这位坐在龙椅上的帝王,他是最容忍不了受制于人的,何况还是一个他一向轻视的人。
果然。
“他妄想!”魏帝额角上青筋乱跳,面上笼着一层寒霜,大声怒斥,“萧翊一个谋权篡位的宵小也敢来蒙蔽朕,朕偏不上他的当!”
“陛下圣明。”珩王沉吟片刻,又道,“只是此事还要尽快禀明太后,以免太后被杨业蒙蔽。”
魏帝嗯了一声,让詹吉即刻前往长信宫禀报。
许是坐的久了,他缓缓起身,踱了几步,忍不住摇头轻叹,“说起来,太后对传国玉玺和那卷立储诏书执念太深,若非如此,也不至于一看那印章和画像,就心急到马上相信了萧翊这个匹夫!”
珩王跟在魏帝身侧,道:“人的相貌从少时到成年,历经十数载,有时变化会极大,此次随臣前往南境的吴嬷嬷和两位年长的内侍,都是以拓跋堃少时相貌做参考,本就容易误判。齐邕帝与武陵王筹谋已久,一早就找到面貌相似之人冒充,太后难免辨别不清。”
魏帝蓦然驻足,凝目回想一番,道,“你倒是提醒了朕,朕记得拓跋堃十岁时体态臃肿,一度到了行动不便的地步,但逃亡十数载,定然清减不少,这胖瘦间面貌变化巨大,只怕如今拓跋堃站在朕眼前,朕也未必分辨的清……”
说到此处,他面色微变,忽而阴沉一笑:“既然萧翊说此人是拓跋堃,那朕认下便是。如此一来,即便拓跋堃真的在萧翊手中,那也失了先机,即便他日后跳出来,朕大可说他是假冒的。”
魏帝徐徐转身,看向珩王,眼神锐利到令人无法直视。
“即刻宣朕口谕,拓跋堃自请守陵,朕已准奏,明日一早出城,前往皇陵。而既然去了,就无需再回。”
珩王并不意外魏帝的安排,其实不论杨业是不是表明身份,他只要来了大魏,本就是死路。
珩王躬身道:“臣领旨。”
次日,杨业被武宁卫簇拥着一路向城外走去,不少百姓闻讯赶来,挤到长街两旁观望,不知是谁先开了头,高呼“陛下仁德”,渐渐的百姓们都高呼起来,队伍在一路震天呼喊声中出了城门,行至松山时,杨业忽然摔落马背,口吐黑血而亡。
出了正月不久,怀王前往封地就番,同一日,薛元焕、魏正礼等涉案之人全部被斩首示众。
百姓们奔走相告,纷纷称赞魏帝圣明,莫不叹服。
惊蛰过后,天气转暖,万景园中忽然传出一则消息——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