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起事件迅速得到了GDI的重视。在此之前,虽然离子风暴也有出现,但是像这种规模的可从未出现过。想来也是,毕竟在那个时候泰伯利亚还没有这么多。而随着这起事件引起的问题进而导致了对费城计划的新一轮评估——结果令人相当沮丧。如果发生了一场足够大的离子风暴,那么离子风暴持续期间费城甚至都无法联系上地球。不过实际上,如果发生了这种规模的离子风暴,那么地球上的长途通讯也基本上废了。所以在一番权衡之后,费城空间站的建造工作继续进行,其定位也不会改变。但是GDI也因此多留了一个心眼,下放给了部队在这种极端情况下自主活动的权力。日后的火风暴危机时,各级部队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设立这样的一条规定是多么正确的决定。
而此时愈发严重的泰伯利亚污染使得GDI不得不将越来越多的力量从对NOD作战中转移到清除抑制泰伯利亚的工作之中。所幸之前扶植的NOD派系在其代表哈桑的领导下在兄弟会内部占据了相当程度的主导权,而在于他们进行了又一轮协商之后,哈桑答应会“让兄弟们不那么对GDI抱有敌意。”然后GDI就可以在多留一个心眼的情况下去专注于处理泰伯利亚了......也是在这个时候,NOD黑手派系逐渐崛起。不过当时大家都没把这个以前的NOD秘密部门太当回事,日后不少人都对此后悔的直呲牙。
然后在进行清理作业的同时,GDI也是抽空拿自己的新老各式装备去进行了抗离子风暴的实验——结果令人重度脑溢血:大部分GDI载具在离子风暴影响期间其引擎都会直接趴窝,特别是空军的飞行器。在离子风暴的影响下一摔一个不吱声,驾驶员甚至都跳不了伞的那种。也因此,GDI和军火商们不得不强忍着骂人的冲动对还能抢救的装备进行改造,特别是飞行器是改造的重点。坦白说离子风暴导致摔飞机摔无人机都勉强算是小事,但是摔驾驶员这可就是大事了。你知道一名熟练的飞行员的命多有价值吗?
但话虽如此,改进后的装备依然无法完全免疫离子风暴的影响。特别是无人机,只要受到轻微的影响就敢摔给你看;空军的战机倒是好一点,改进后虽然遇到了高强度的离子风暴该摔还是得摔,但至少驾驶员能跳伞了,而且如果离子风暴的强度在可接受的范围内,那空军的战机其实还能勉强进行低强度的作战任务——飞一趟就得回去彻底的检查一番,看看有没有因为离子风暴导致设备出现了损坏。这种损坏基本上都是能修的,毕竟要是不能修的话那飞机也应该回不来了......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