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的事件之后,世界的整体氛围越发紧张。许多头部媒体都毫不忌讳的指出,不管这起事件的策划者是谁目的又是什么,这种行为都是反人类的,不应该出现的,是可能引发战争的。而尽管没有公开资料表明此时美国高层是否得知了其幕后指使者是谁(并未有恐怖组织发言人站出来表示对此负责),但在这起事件之后,原本在对NOD态度上摇摆不定的美国上下两院彻底稳定了下来——随后美国加大了对联合国正在秘密组建的GDI特别行动部队的资源投入,甚至从美军麾下多支历史悠久、战功辉煌的王牌部队中抽调人手,并在日后构成了GDI欧洲第一战斗群:也就是GDI日后那批在战争一开始于东欧地区与NOD全面交战的部队。
在对那时的情况进行了一些汇总后,又一张图片出现在了这份资料上。
这张照片的拍摄时间比上一张晚,视角也来到了日本。而这张照片中有着两拨人:一批是全副武装的日本镇暴警察、一批是由日本平民构成的示威人群。在这条不算狭窄的主干道上,两拨人碰撞在了一起。虽然这张静态的照片并没有出现什么血腥的画面,不过所有看到这张照片的人都不会觉得这次游行示威可以和平收场。
这张照片很明显没什么技术含量,属于是随手拍的那种,其拍摄者也是一名业余摄影师。而这张照片也是当时相当一部分国家在泰伯利亚经济所带来的冲击下的真实写照:一些国家是压根支付不起朝NOD购买专利技术的费用、而还有一些国家则是国土过小,人口过于稠密,无法播种泰伯利亚。日本就是后者的典型。一亿多的总人口和狭小的国土面积注定了这个国家与泰伯利亚没有太多的缘分——虽然就现在来看是好事,但是在当时的日本国民眼里,这可不是什么好事,而是宛如第一次工业革命没来得及上车的悲剧。
同时,由NOD主导的泰伯利亚贸易也在有意的排斥日本,让日本迟迟分不到泰伯利亚贸易的蛋糕,反而是频频遭受泰伯利亚经济所带来的冲击。那几年里日本的失业人口屡创新高,社会也动荡不安,甚至有一些政治家和军事家评价当时的日本正在一场全面内战的边缘。
也差不多是在这个时间,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全票通过了由美国代表发起的:“将NOD定义为准恐怖组织”的提案,并且要求NOD立刻放弃对泰伯利亚相关技术的垄断,同时接受联合国麾下新组建的“全球防御组织(GDI)”的调查。虽说GDI作为一个秘密成立的军事部门,但其越来越大的体量也使得将其继续隐藏变得越来越困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