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当二段副歌结束后,听众往往会有些视觉疲劳了。
\n
这时候,桥作为承接前后的重要部分,能够在某种程度上刷新读者的听感,为最后一段的副歌做极好的铺垫衔接。
\n
甚至有不少经典歌曲最优秀的部分就是“桥”。
\n
霉霉版本的《再次充分的世界中》,她非常明确的指出了想要的是“狂怒与救赎”的效果。
\n
给出的方案是采用火焰喷射器采样作为过渡音效,衔接至失真的迪吉里杜管独奏,这是一种澳洲原住民乐器,暗示弗瑞奥莎的族群身份。
\n
与狂暴的独奏乐器对比,是桥的尾端有三秒的骤停至寂静,仅保留心跳声采样。
\n
给人一种戛然而止的猛刹车感觉。
\n
紧接着随后爆炸式音墙推进至终章。
\n
然后就是三段副歌,和结尾。
\n
最后的一句歌词,改为气声呢喃,渐弱至无声。
\n
然后紧接着环境回归,风声与引擎声重现,衔接电影结尾的开放式荒漠镜头。
\n
看完这份计划,林源和gakki酱都觉得,自己像是看了一部画面感极强的电影。
\n
“我的脑海中,仿佛已经看到弗瑞奥莎驾车冲沙暴时,副歌部分小号与电吉他齐鸣,对应镜头中卡车撕裂风暴的橙蓝对比色。”gakki酱说道。
\n
“还有众女性跳车奔向绿洲,结尾气声吟唱与环境音,对应镜头中沙尘散去后若隐若现的绿洲微光。”林源说道。
\n
霉霉这两个通宵的成果,真的不是随便糊弄一下,而是精心制作的结果。
\n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