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呢绒产业,其成本和技术都完爆于墨西哥本地的呢绒工场。
\n
若是这些国家的呢绒产品能再压缩一下成本,说不定早就干翻了本地孱弱的呢绒业。
\n
在墨西哥,乃至整个西属美洲,除了农业、牧业,以及矿业,还稍稍具有一点产业优势外(因为委托制的存在,使得众多种植园拥有近乎免费的印第安苦力),其他各类手工产业丝毫没有市场竞争力。
\n
当然,造成这种现象原因,也是西班牙政府有意弱化和限制殖民地的工业发展的结果。
\n
若是殖民领地的翅膀硬了,那可就不好控制了。
\n
可问题是,殖民地的工业发展极为落后,而西班牙本土的工业情况也好不到哪儿去,根本无力支应美洲地区的工业品所需。
\n
所以,西班牙王国尽管费尽心思地想要搞“内循环”,希望美洲殖民地仅与本土展开贸易往来,让所有的肉全都烂在一口锅里,但现实情况却是欧洲各国的商人全蜂拥跑来搞走私,使劲地在西班牙身上薅羊毛。
\n
走私,在整个美洲地区从未被禁绝过,更未遭到彻底地打击。
\n
外国商人、王室贵族、本土官员、殖民地土人白人、种植园主,乃至教区主教,几乎各个环节、各个阶层,都在欢快地进行走私贸易。
\n
至于,因为走私的泛滥而受到伤害的作坊主,根本没有人会予以关注,更没有人会报以同情。
\n
浩浩大势,根本不是个人力量可以阻挡的。
\n
在西班牙殖民当局看来,统治美洲的基础主要是种植园主和矿主阶层,而非那些零星的手工业作坊主。
\n
无数的种植园主和矿主一般会在政治上与西班牙殖民当局紧密结合,是王室和政府统治殖民地的重要政治基础。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