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可以说,受实用主义的影响,新华从一开始便建立起了一套迥异于大明和欧洲的近代化教育体系,为国家的长远发展筑立根基。
\n
为了确保四年义务教育的全面覆盖,新华政府每年都会从财政收入中拿出相当大的一笔经费,对教育施以补贴,不论是学生课本,还是所用部分笔墨皆由“公学”统一发放,而无需学生支付任何费用,力争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毫无负担地完成基础教育。
\n
在新华境内的各个乡镇村屯,还设立了“学监”(村屯一般由村长兼任),定期巡查适龄孩童的入学情况,确保没有一个孩子辍学。
\n
而教学内容则完全摒弃了大明的四书五经,而是围绕新华的实际发展需求来设计。
\n
比如,小学阶段的国文课程,则是以白话文读写认字以及文书撰写为主,培养基本的书写沟通能力,让学生们能快速适应社会发展需求。
\n
而算术,需要掌握简单的四则运算能力、图形的认知和描述能力、时间和空间的理解以及解决普通的数学问题的能力,为日后的科学技术学校打下基础。
\n
除此之外,还有自然格物,史地常识等基础学识,让学生有一个初步的世界观,拓宽视野。
\n
在这个时期,新华的教育体系无疑是非常“超前”,也是极为“离经叛道”的,但这种实用主义、全面普惠以及男女平等教育权的诸多理念,实则为近代国民教育的雏形。
\n
若这一模式能持续发展下去,可使新华比原有历史进程更早实现技术工人阶层的规模化培养,进而提早迈入工业革命的门槛,开启一个全新的辉煌时代。
\n
科技,就是生产力。
\n
教育,则是科技之本。
\n
没有人比穿越众更明白这一点。
\n
——
\n&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