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银行并入摩根士丹利的行为,其实是有着既当裁判又当裁判员的意思的。
\n
毕竟南盟是本次马歇尔计划的被贷款方。
\n
现在郑毅这么一搞,倒是搞得有些像自己筹钱给自己了。
\n
有一种两百亿贷款都不满足,还要更多风投的意思,简直是吞天之口。
\n
如果是在欧洲,亦或者是其他地方,嘴巴张这么大,也许大家都会将你看做疯子的。
\n
嘿,可这里是美国啊,是40年代刚刚结束二战,低息大放水,所有的资本都在疯狂,都在沸腾的美国啊,大家还偏偏就喜欢郑毅的这股蛤蟆吞天的劲儿。
\n
美国,至少自二十世纪以来一直都是疯狂的。
\n
资本永不眠!
\n
两家银行本来只是美国的银行,这下彻底成了南盟的银行了,甚至还掌握了南盟的货币发行。
\n
而且虽然表面上郑毅可以在程序上将自己完全抽身事外,他本人在南洋银行和华侨银行的占股都不多,银行业的生意在南盟主要是陈嘉庚他们老陈家一家在做,但其实明眼人都能看得出来郑毅在这其中的主导地位。
\n
虽说是个bug,但美国人民偏偏就信这一套,美国人说到底其实是一个极其相信英雄,极其相信个人崇拜的文化,郑毅这两个字,某种程度上在这个时代就相当于是传奇。
\n
虽然不是银行业的,但是百亿补贴的事儿在华尔街总不是什么秘密,大家也都相信,和纽交所合并的南盟值这个百亿补贴,郑先生不满足于只是收钱,想要上桌吃饭,大家自然也不介意掏钱出来给郑先生捧捧场面。
\n
毕竟有关于郑毅的故事在美国的资本界也是家喻户晓,且极具传奇色彩,从一个殖民地土著只用了这么短的时间就能发展成为全世界最有钱的人,手里的南盟是如今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