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我也要生产这样的机器,学会师父的本事,我也要设计自己的机器!’
\n
一旁,陪着郑毅已经熬了快两天一夜的李孝式也是连连感慨,一口一个他妈的:
\n
“虽然已经看了三十多次了,但每次看到这么大的设备,一想到这东西居然是你那厂子里自己做的,而不是跟日本人买的,甚至他妈的日本人都没有这个东西,都他妈觉得是不可思议的震撼啊。”
\n
郑毅则是道:“没你想的那么乐观,那里面的电机是日本货,刀片虽然是咱们自己铸的,但用的钢材是美国进口的,咱们马来亚没有这么好的钢,
\n
这东西看着大,但其实里面是空的,就是个大铁壳子,核心部件就是电机和刀轮,还都是外国的,离全国产还早着呢,
\n
另外里面有几个关键零部件,是日本师傅车的,厂子里的中国工人还车不了这么高精度的东西,且得学呢。”
\n
当然,除了核心的电机和刀具用钢,其他的部分就确实都是他们厂搓出来的了。
\n
其实主要就是铁架子,铁皮子,铁钉子,加上几十个机械构件,几十个螺丝螺帽,把这些东西按照郑毅画的设计图给组装起来就行,很简单的。
\n
这,就是郑毅坚持要自己生产机械配件的原因。
\n
整个机器在组装的过程都是现场施工,核心部件确实是进口,但至少便宜得多,不算那俩核心部件的话整机安装下来总成本都没超过两千马币,以后要是能走批量生产的话成本还能进一步的降低。
\n
而且只要里面的两个核心零部件不坏,这台机器的维护,保养,维修,都可以自己搞,运营成本也会大大的降低。
\n
若是他没有配件生产能力,这么大个机器,整机从欧美进口,再让欧美工程师来安装,维护,那怕是这整个胶场都没这一台机器来得贵了。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