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氏松口气,成文年纪不大,人还算好哄,几粒炒豆子就能搞定。
她回身往屋里走,心里不断思索着,到底得用啥法子,才能让公婆和三房两口子,主动把他们几口人给分出去。
回到屋里,桃花和杏花见娘忧心忡忡,便以为是听到阿奶说那些扎心话的缘故,忙开口劝慰。
陶氏摆手,要是往常,她说不定会气上个三五天,但她如今心不在此,婆婆讽刺也好,挖苦也罢,她一律左耳进右耳出,几乎从不走心。
静静琢磨一会儿,仍是想不到个好法子,陶氏烦躁抬头,瞅见闺女们在缝补补丁,心里就是一动。
要么把这事同闺女们合计合计,想到上回闺女们敢假充小叔子的名义同曹明报信,她心里就满是自豪。
她的这两个闺女,有勇又有谋,委实比她这个娘强多了。
若不是她闺女们当日果断,三房两口子干的典妻这混事,如何能被人知晓。
陶氏起身关上门,细细同俩闺女说想分家的初衷,以及他们身为儿子儿媳,不便主动说分家的难处。
桃花杏花听完,就明白了娘的顾虑。
毕竟在当世人看来,儿子儿媳闹着要分家,是为不孝,他们一家往后可还要在村里生活,能不背上不孝的骂名,自然是最好。
只是,怎么才能让爷奶主动开口把他们分出去呢。
忽地,桃花想起几年前分家出去的大伯一家,眼睛就是一亮。
其实,或许压根不用阿爷阿奶主动开口提分家,只需一个契机,一个能让他们一家不得不分出去,又能惹村里人同情的缘由就可以了。
是什么样的契机,才能足够促使他们分家脱离呢。
正这时,堂屋里的争执声传了过来。
这样的争执声,这几日桃花听过太多回,她不用听就知道,定然是她三叔又在磨缠她阿爷,想拿走曹明签的那张六十两的借据。
桃花眼底浮现冷笑,她这个三叔行事从来不动脑子。
曹明那借据,明显是阿爷拿来牵制曹明的筹码,若不出意外,他老人家这辈子都不会去动它。
偏他三叔心心念念都是把这六十两给兑现,曹明一个酒肆老板,他的借据到了秦家都能作废,这六十两借据,想兑现,几乎无异于痴人说梦。
不知想到啥,桃花的眼睛越来越亮。
这六十两借据许是永远都兑现不了,但,若运用得当,说不定能助他们分家呐。
桃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