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零星有一些学子在用饭。
饭菜的香味甚浓,飘进邱予初的鼻腔。
乐川帮邱予初盛了一碗饭,递给她:“余兄弟快吃吧!”
“谢谢你,乐川大哥。”
“你……”乐川看着邱予初咂嘴。
“乐川大哥你想问什么?说吧!”邱予初挑眉,看到乐川欲言又止的模样,心中发笑。
“余兄弟, 你是怎么进入太学旁听的呢?”乐川很好奇。
“此事说来话长……总归是很不容易就对了。”邱予初先买个关子。
“当然不容易啊!我是浔阳人士,想当初我是通过岁贡考试才进来的,浔阳五百余人只我一人通过。”乐川慢悠悠地自报家门。
竟然如此严格,邱予初杏眼圆瞪,内心一震,看来她那一跳还真是侥幸,暗下决心定要学有所成,不能浪费如此宝贵的机会。
“乐川大哥真是学识过人,余初佩服,今后还请不吝赐教。”邱予初站起来,拱手一礼。
乐川赶紧回礼;“不敢不敢,你是先生亲定之人,想必自有过人之过,相互指教罢了。”
吃罢,乐川带着邱予初准备回书斋。
一个小厮走到跟前,对着两人行了一礼,“两位公子安好,常先生请这位公子到内殿去。”
“先生叫我?”邱予初再次确认。
“是的,还说让您带上今天所写内容。”
“好,等我去拿。”邱予初明白常遇青是要检查她今天的功课,心下发虚。
内殿很是宽敞,陈设较少,常遇青坐在主位,左手端起一碗清茶欲品,右手翻看着邱予初的功课。
“这就是你今天做的功课?”常遇青眉头紧皱,语气森然,把书卷扔到邱予初脚边。
“先生见谅,今日写的太慢,字迹不整、讲义还没来得及写。”邱予初自知理亏,低头垂眼不敢直视常遇青。
长时间的沉默,内殿安静如井,邱予初如芒在背,心中不安。
“重写,写不完不准离开。记住,没有下一次!”常遇青盯着邱予初一字一顿地说道。
“没有下一次,我这就去重写。”邱予初拿着自己的物品坐到角落的桌子上,认真誊写,一字一句,不敢怠慢,连常遇青什么时候走的都不知道。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物有本末,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