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投身于曹魏政权,为曹丕建立起了九品中正制度,这一制度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再看颍阴荀氏一族,其中荀氏八龙中的老六荀爽堪称兄弟之中最为杰出的人物。起初,他获任命担任平原国相一职,然而没过多久,他就被调任为光禄勋。
令人惊叹的是,仅仅过了三日,荀爽竟然再次高升,荣升司空之位!这般升迁速度简直如同乘坐火箭一般扶摇直上,前后加起来不过短短九十三天而已。就连荀彧都尊称荀爽为六叔呢。
此外,还有来自曲阜的孔氏家族。作为孔子第二十代世孙的孔融,也得到了朝廷的重用,被委以北海国相这一重要职务。
陈留蔡氏,那位大名鼎鼎的大书法家蔡邕,也就是蔡文姬的父亲,深受董卓的敬重和推崇。尽管蔡邕本人并不情愿,但还是被强行逼迫入朝为官。董卓对他礼数周全,待遇优厚,可以说是火箭式地提拔晋升,最终让他官至左中郎将,并封为高阳乡侯。
至于常山郡井径侯赵铠和其子赵武,董卓却是犯了难,之前自己暗中派遣吕布等人去追杀,结果让其逃走,现在看来井径侯反而成了大患,早在黄巾之乱之时,赵铠麾下赵家军就因攻无不克战无不胜而闻名,广宗城下更是接替自己攻下广宗,此番赵家军如果举起讨伐自己的大旗,可想而知,届时定是一番苦战。
就在这个关键时刻,董卓面色凝重地将自己麾下所有的谋臣都召集到了一起,共同商讨关于井径侯的事情到底应该如何妥善处置。众人齐聚一堂后,现场气氛显得格外紧张和压抑。
这时,只见李儒率先站出来开口说道:“依我对井径侯近期行为举止的观察来看,此人称得上是忠肝义胆之士啊!想当初,陛下下令让他返回家乡之时,那赵铠竟然毫不犹豫,当即就顺从了圣上的旨意。所以依我之见,岳父大人您只需牢牢掌控住这朝堂大局,然后借助陛下的权威来对他加以制衡便可。”
李儒话音刚落,一旁从凉州随军而来的谋士贾诩也紧接着补充发言道:“在下有一计,可解大人之忧!”董卓好奇的问询道:“文和,有何良策,快快道来”!
贾诩继续说道:“此计名为釜底抽薪之计”只见贾诩解释道:“井径侯在常山郡苦心经营多年,倘若大人对于他是否能真心为我们所用仍心存疑虑的话,倒不如索性封赏给他一个并州牧的职位,并且以天子的名义下达诏令,责令他尽快赶赴新职上任。
与此同时,咱们再挑选一位绝对忠诚可靠之人晋升为冀州牧,赋予其全权负责管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