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抓住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赵武点了点头,表示理解父亲的担忧,但他的眼神依然坚定,“父亲,这些孩儿都明白。只是如今局势复杂多变,我们不能只看眼前得失。还记得当初‘黑山军’刚刚崛起之时吗?您和我曾多次向陛下上书,阐明‘黑山军’之乱比当年的黄巾军更为严重,危害巨大。然而,那些书信如同泥牛入海,杳无音讯。从那时起,我们对朝廷便已失去了大半信任。”
说到此处,赵武不禁陷入回忆之中,想起那段艰难的日子,他们父子四处奔走呼号,却得不到朝廷应有的重视和支持。而如今,面对日益猖獗的“黑山军”,他们又该何去何从呢?
因此,关于放走张燕这件事所引发的种种是非曲直、善恶对错,赵武其实早已深思熟虑过可能产生的各种后果。他心里很清楚,即便此事最终败露,朝廷之中必定会存在一些人乐意出面充当和事佬来平息风波。毕竟,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嘛。
果不其然,就在张让当着满朝文武大臣的面郑重宣布赵铠荣升为两郡郡守之际,之前一直对赵家持有反对意见的袁逢竟然出人意料地选择了当一只缩头乌龟。要知道,此时此刻若是还有谁敢公然站出来唱反调,那么不仅会毫不掩饰地显露出对赵家的敌意,更有可能会扰乱汉灵帝的兴致,这可是大不敬之罪啊!
如此一来,除了袁逢之外,其他那些官员们又有哪一个胆敢冒着同时得罪汉灵帝以及张让的风险去触这个霉头呢?正因如此,这次的封赏得以顺风顺水地获得通过。
然而,虽然此番封赏并未受到太多阻碍,但袁逢心中对于赵家的仇视之意却愈发深重起来。显然,他原本精心策划的“借刀杀人”之计已然落空。不过没关系,来日方长,他自会重新寻觅良机,再度出手对付赵家。
而在另外一边,成功击溃“黑山军”之后,这一份显赫战功令赵武欣喜若狂。他深知这份功劳将会成为自己仕途晋升的重要契机,于是赶忙找来谋士戏志才共商大计。两人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周密研讨后,最终确定了一个至关重要的筹码——中山郡,并决定以此来跟汉灵帝进行一场交易。
紧接着,他们二人迅速行动起来,通过张让这条关系网,毫不犹豫地投入大量金银财宝用于行贿,想方设法将自己的意愿传递给汉灵帝。果然不出所料,汉灵帝见到如此丰厚的贿赂以及诱人的条件,二话不说便欣然答应了由两地共同治理的提议。整个过程进展得异常顺利,仿佛一切都是命中注定一般自然流畅,毫无阻碍。
然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