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私利的投机倒把之士族暗中推波助澜!
面对如此错综复杂的局势,戏志才向赵武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建设性的建议。尤其是在对待士族方面,戏志才强调应当予以高度重视,并将其作为首要考量对象。唯有积极拉拢士族,取得他们的支持与合作,才能够最大限度地推行政策,造福于民。
这一观点竟与赵武在战后对城池的管理举措惊人地相似。要知道,在当时那样特殊的时代大环境之下,那些真正拥有治国理政之能的贤才,绝大部分都源自于士族门阀阶层。
这些士族子弟自幼便接受良好教育,研习经史子集、兵法谋略等诸多学问,积累了丰富的知识和实践经验。相比之下,普通的平民百姓由于生活条件艰苦,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极度缺乏相关的知识储备以及实际操作经验,所以根本无法肩负起治理郡县这样重大且繁杂的责任。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便是土地的划分事宜。在此方面,足智多谋的戏志才向赵武提出了一条极具建设性的建议:应当把战后出现的众多无主土地,重新分配给广大百姓去耕种劳作,以此来聚拢民心。
对于这条提议,赵武深表认同并给予高度赞赏。然而,在后续具体实施政策的时候,赵武经过深思熟虑之后借鉴了一项后世之举——他决定将大批无主土地进行集体承包式的生产经营模式进行,以村落为单位,将大量流民百姓集中在土地肥沃处集中生产,这样面对灾祸人们也能集中抵抗,得以生存。
之所以会如此行事,原因其实非常简单明了。在那个年代,单个家庭的生产力实在是过于薄弱了,如果只是单纯地将大量土地平均分配给各个家庭,那么即便每个家庭都得到了数量可观的耕地,但由于缺乏足够的劳动力以及必要的耕种物资,到头来恐怕也只能勉强维持生计而已。
但是一旦采用集体生产的方式,就可以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资源集中起来统一调配使用,从而极大地提高了劳动效率,有效地解决了人力资源短缺的难题。从当下的局势来看,这种集体承包生产的策略无疑是最为行之有效的办法!
至于常山郡内那些士族世家所遗留下来的土地问题,却令赵武深感忧虑。他深知若不对此严加看管,恐怕用不了数年时间,这常山郡的广袤土地便会再度被这些世家大族逐步蚕食鲸吞至尽。为此,赵武经过深思熟虑之后,向自己的父亲提出了一个极具建设性的建议。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首先,针对世家的土地情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