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吃的差住的差,没有劳保,没有医保,有些工作环境有毒有害,农民工的保障也不到位甚至没有保护。
随着调查的深入,和舆论的关注,这次事件终于引起了全国的大讨论。
许多人甚至想要给如此恶劣的杀人犯求情。
确实余斌确实从小没娘,四年级辍学,17岁就出来打工,确实苦。
但这不是他犯罪的理由。
老爸也由此忙的天昏地暗,司机和秘书也都累的不轻,更不要说老王了。
本就带有浪漫主义革命色彩的王鲁海,忙碌之余,也不忘去看守所见了见余斌。
会见室里带着脚镣穿着马甲的余斌,看上去真的是个老实巴交的男人。
王鲁海和他交谈了一会后,更是能确定这个老实到极点的农村人。
想想他出来打工十多年了,还是个最底层的建筑工人,就说明是真的太老实了。
这十年是国内发展最快的十年,也是房地产开始兴起,高速发展的十年。
一些头脑灵活的不说成为建筑队老板,一个包工头或者一个有些技术的高级工种也不算难。
但他就真的老老实实打了十几年洋灰、扎了十几年钢筋,做着最累的活,拿着最少的钱,还经常被克扣。
有几句话,王鲁海当时也潸然泪下,此后一生都没能忘记。
“领导,我也不懂什么常务不常务,就叫您王省长。我知道自己必死无疑。但是我就想问问,
为什么我们活着总是让人瞧不起?
我的命真的就那么苦吗?
这回死了就没人欺负我了吧?
为什么干着最苦最累最脏的活,拿的也最少,却总是得不到应有的尊重。”
王鲁海事先就分析过这个人和这个群体,他们确实普遍的缺乏尊重。
坐车没人愿意挨着,买东西人家嫌脏不让进,去银行给家里汇款也总是被刁难。
这次事件的发生,主要还是长期以来被压抑,缺乏作为人最起码的尊重,因此才爆发的,老实人的爆发,那才是真正的惊天动地。
王鲁海一时也不好说什么安慰的话,好像所说的所有都像是风凉话。
见到领导没有说话,余斌意外的露出了憨厚的笑容继续道:
“我现在满足了,蛮好的,在这里没人打、没人骂,权利有了保障,不像在外面。”
讽刺啊,太讽刺了,让王鲁海想到了欧亨利的小说《警察与赞美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