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步鱼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你自己看着办吧,反正我不管你,至于说最后能做成什么样看你自己。”
卫宏支持自家堂弟的事业,何尝不是在为船队考虑呢,他也没有藏着掖着:“要是网络销售渠道能够打开,做到某个程度的话,也是一个比较大的出货渠道,在船队捕获比较多的情况下,是一个不错的选择,现在船队越来越大了,接下来也有信心可以捕到更多,要是鱼获没有一个稳定的出货渠道,是有很大影响的。”
“现在已经在慢慢打开了。”卫顺不是没脑子,他不仅不傻,还很聪明,只要将格局抬高一点,从大局出发,便清楚面临着的难题。
“行,先忙吧。”
卫宏说完,主动掐断电话,也是随口说上几句而已。
作为船队的主人,又持有渔港码头的股份,可以说村里的这个渔港码头就是由他发起与启动的,是主人翁之一。
又怎么可能不关心呢。
他也只关心渔业方面,因为与他息息相关。
只是发展有局限性,之前愁着捕不到太多的鱼,没有办法把渔港码头给运营起来,现在是鱼获太多,愁着没有办法将鱼获卖出去,两者没有办法维持平衡,总是一长一短,令人为难。
也知道这种事情不能着急,可想不着急也难。
并没有妄图一步登天,可好歹也要有所进展才行。
谁让捕获到的鱼获越来越多呢,再加上现在越来越多的渔船跑过来这边停靠卖鱼,每天渔港码头上都有大量的鱼获上岸,再加上船队的捕获,那么多的鱼获,卖出去真成为一个难题。
虽然有自建的冷藏区,可以冻下很多鱼获,有得冰冻,完全可以慢慢卖掉,问题不大,可要知道从鱼获新鲜的角度出发,冻越久的鱼新鲜度有所下降,也是常识。
如果能够保持一个鱼获高流转速度,无疑是最好的。
只是一时半会,可无法做到,原因也很简单,以现在这种情况,最少也需要来多两三个大鱼商才行,而一些大鱼商都很谨慎,不会一下子就被你吸引过来,需要综合考虑,也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只有各方条件成熟,人家才会跑过来。
在这种不上不下的情况下。
网络渠道无疑就是一个突破口。
而自家堂弟就被他寄予厚望。
千万不要小看网络销售渠道,做的基本上是零售,在冷链和物流以及快递很发达的情况下,绝对是一个巨大的渠道。
很多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