堆。
\n
遇盐即燃的磷火中,显露出盐砖夹层的匈奴文字,那是用马血写就的粮草交割单。
\n
“公主请看,'弄臣'的笔迹。”郭解展开浸透鱼脂的素帛,董偃亲笔的“建元二年秋,阴山马市”朱砂印,正与公主腰间玉玦的隶书同出一脉。
\n
材官的桎梏扣上董偃手腕时,青铜锁簧弹起的盐粒迷了众人眼。
\n
卫广从倒伏的盐神像底座搜出最后证据:半枚匈奴左贤王的骨雕箭囊,囊内羊皮绘制着代谷至河东的私盐路线,沿途十八处亭障皆标着馆陶公主食邑的田庄。
\n
当囚车碾过尚冠里的春泥,郭解刀鞘上新添的“卌七”刻痕,正映着道旁盐渍未消的“僮约”残碑。
\n
……
\n
长安狱最深处的青砖渗着血水。
\n
郭解将浸透盐卤的牛筋绳缠在董偃拇指,绳结处卡着半片匈奴铜马镫。
\n
“建元二年秋,这物件出现在河东盐池。”
\n
他猛然拽紧绳头,铜镫边缘的狼纹在皮肉间烙出焦痕,“说说你与匈奴马贩的会面时辰。”
\n
董偃的囚衣被盐蚀出蜂窝状的破洞,嘶声笑道:“郭校尉这般熟稔刑讯,莫不是要抢廷尉署的差事?”
\n
铁门轰然洞开,卫广提着武库特制的铜漏壶进来,壶嘴蒸腾的雾气裹挟着刺鼻药味。
\n
“这是少府太医署新配的'醒神汤'。”
\n
他将滚烫药汁倾倒在董偃溃烂的脚踝,“以河东硝盐为引,佐以蜀椒、附子,最宜提神醒脑。”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3页 / 共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