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郭解曾经是主政一方的领导,查看各种履历和工作内容,才是他的本职工作。
\n
月言簿是关于各种工作内容的详细记录。
\n
郭解不得不感慨,汉代的制度完善,几乎不次于现代的当官制度,建立月言簿带来的好处,不亚于现代官场的遴选制度。
\n
遴选是公务员的公开考试。
\n
逢进必考。
\n
公职人员只要晋升,就要参加考试,提供了一个公平的选拔制度。
\n
月言簿有着相同的作用。
\n
县曹的一言一行都会记录在月言簿,为了防止作假,又设立了钩校制度。
\n
钩校就是打钩进行校对,或者用别的符号代替打钩,比较多样。
\n
一一核对县曹的月言簿。
\n
根据月言簿的记载,对于县曹进行奖惩,做的好就提拔,做的不好就贬官。
\n
县曹的一切工作内容都在月言簿中有记载,上级官员如果违规提拔,提拔了应该贬官的县曹,月言簿就会成为廷尉给上级官员判刑的证据。
\n
一切都有迹可查。
\n
这句话看似简单,郭解深知就算是在现代也不能完全做到。
\n
“郭君,已经到了长安官寺。”
\n
莽通御着白布盖轓车,停靠在京县官寺的右塾门口,不少县曹正在更换衣服,趁着换衣服的空隙,正在闲聊,大多是关于新任功曹郭解的话题。
\n
郭解的白布盖轓车停靠在门口,立即引起县曹的注意,伸长脖颈,透过窗牗看向大门口的新任功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