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第8章 官寺
\n
长安官寺的围墙呈长方形,围起来的县官府称寺。
\n
官寺围墙是坚固的夯土墙,因用石灰涂墙又称为白盛,屋顶用的筒瓦,檐顶是小重檐,官寺门前最引人注目的是一对高大汉阙。
\n
汉阙是官寺所用的一对单阙,高过围墙,仿子、窗格、斗拱、等浮雕造饰,低于诸侯、二千石以上用的一对二出阙。
\n
门外还有更衣所、建鼓,凡是遇到召集号令、官寺发诏书、以及驿传有军书急变,小吏拿着桴击打官寺门前的建鼓。
\n
吏民有事,皆鸣鼓,以示有事。
\n
张汤押着郭解三人,仓啬夫等四名啬夫来到县官寺门口,嘱咐道:“郭解三人押到左塾,仓啬夫原蛴(qi)等藁街都亭的四啬夫押到右塾。”
\n
茂陵尉下属的士卒带着两伙人,分别走向县官寺的左右两边,官寺围墙的两旁各有一间房,名为塾。
\n
塾,门外之舍。
\n
门塾是官吏的更衣所,也可以用来暂时住人。
\n
张汤独自一人走进县官寺,穿过寺门看到一面罘罳(fusi),又叫做门屏或是屏风,绕过罘罳来到官寺的中庭,眼前最为显赫的一座正堂就是长安令处理案牍公务的地方。
\n
正堂是县令听事办案之地,又称听事。
\n
张汤站在听事廊下,犹豫着思索片刻,没有直接走进听事,转身去了正堂两侧的一间便坐。
\n
正堂是正式听事的场所,郭解杀都亭长原菟,可大可小,官寺三位长吏长安令、长安尉、长安丞的决断,却会波及到外戚和皇权的争斗。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