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但是后续推广起来却也有许多问题,比如江南的纺织工定然会大批失业,且制造出这般多的布匹,是否会引起价格变贱等等,这些都是他作为一国之君必须好好思量的。
\n
而胤礽在来之前自然也考虑过,其实林默涵给出的答案也很简单,就是一方面要大力推广已经传入大清的土豆、红薯、玉米等农作物,只有粮食足够多才能保证人口的增加,再有就是在沿海多开几个港口,加大与周边国家的贸易往来,这些纺织机生产出来的布匹,最好能够销至海外。
\n
如果康熙以前因为海盗猖獗有关闭沿海的想法,那么如今这样令人眼馋心动的庞大利益摆在眼前,再加上有林默涵、大阿哥和贾琏等可用的武将增多,区区海盗倒是不足为惧了。
\n
简而言之,虽有风险,而如今的大清已有足够重量级的底牌来应对了。
\n
但这毕竟乃国之大计,康熙也不能头脑一热就拍板决定,接下来还要召集大臣进宫商谈。
\n
薛蝌自然是要在场的,大阿哥和贾琏以及一干武将,山东、浙闽、两广总督和相关大臣也被紧急召来京城,在亲眼见到西洋大炮的威力后,大家一致认为要提高重视,日后必须要先于西洋拥有此等大杀器。
\n
令大家惊喜的是,薛蝌不仅带回了制造大炮的匠人,他甚至带回来一个天团,涉及到造船、航海、天象、医术、数理乃至绘画和音律都有囊括在内,大家吵了几天几夜才定下这些人的最终去处。
\n
造船和航海的匠人们都被沿海各省要走了,其余人等一律留在京城充当特殊夫子。
\n
除了医士直接入太医院外,其余夫子们先在宫里开一轮课,教授对象乃是康熙本人和皇子公主们,然后逐渐吸纳些宗室贵族,等到一年以后就会被安排到工部去,或是亲自动手搞些太子妃所说的“实验”,或是将自己的本事传授给大清的工匠们。
\n
等这些种子先撒下去,按照林默涵的提议,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