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杜公如此厚礼,小子都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n
“董兄本就是我好友,你是他的学生我肯定得给你准备一份礼物的,何况你的那个壶我也很喜欢。”
\n
杜十娘也来了,
\n
居然女扮男装,头戴黑色幞头,身穿圆领袍衫,还贴了假胡子,但李逸仍是一眼认出,真是个风流倜傥俊极了。
\n
她送李逸一套文房四宝,看包装就知道也是价值不菲的好东西。
\n
她叔父杜三郎则送李逸四帖纸,每帖百张,是上好的黄麻纸,这可是朝廷公文用纸,质量很好,价格也不便宜。
\n
“无逸,给你介绍些长辈。”董秀才把李逸拉到一位长脚幞头的男子面前,高大魁梧,约摸三十出头,但听完介绍却很不凡,这人居然是万年县的法曹参军,正七品官,掌管司法讼狱。
\n
不过更让李逸惊讶的是这个孙伏伽,还是隋朝的进士出身。
\n
但他在考进士前,却是地方小吏,这个河北人经历很传奇,不是出身名门望族,但一个刀笔吏,却也借着科举之机,考中了很难考的进士,隋朝的进士可比明经难考多了。
\n
正所谓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
\n
而且隋朝时的科举,并不是那么很公正的凭才取士,而是要向权贵投卷,得有人保举,更多靠的是出身和靠山。
\n
孙伏伽一个地方小吏,硬是考中了进士。
\n
中了进士后,他一步步做到了如今万年县法曹之职,他这个法曹,其实还是隋朝的官,如今大唐了继续做。
\n
本来县一级,是没有六曹参军的,只有佐、史。下县甚至只有户曹、法曹两曹,长安万年做为京县,县尉就有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