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效果大。
毕竟前者不过是清除枝叶,而后者则是用一把名为“经济”的宝剑朝着地方豪族的根基上砍去。
幕府,政事堂。
在看完糜竺的万言书后,魏哲不由感慨连连:
“却是我眼拙了,未想到糜子仲竟然有此经国之才!”
此言一出,左右两侧案几旁的国渊、荀攸顿时不由诧异的放下奏疏。
糜竺他们是见过的,也没觉得此人如何呀?
魏哲见状没有多解释,只是将手中的策书递了过去。
“都看看吧!”只见魏哲由衷的赞叹道:“此策利国利民,当推行天下!”
听到魏哲给出这么高的评价,两人越发好奇了。
于是荀攸、国渊两人当即放下手中的事务,凑在一处浏览起来。
在看见糜竺请求“复设常平仓”,防止“谷贱伤农,谷贵伤民”时,两人还只是微微颔首,认为糜竺颇有才能,算是一个合格的刺史。
可当两人看见糜竺倡议设立“义仓”,取“民间储蓄以备水旱”之理,专用于荒年无偿赈济,以形成“常平保市价,义仓赈灾荒”的双轨制时,两人都不由眼前一亮。
尤其是糜竺还在策问中写道,可令富户商贾按等出粮,理同“算缗令”时,两人都不由陷入深思。
情感告诉两人糜竺这么做有些近似于法家酷吏,但理智却让两人觉得这么做貌似不失为济世良方。
见此两人这个反应,魏哲顿时微微一笑。
其实刚看到这个建议时,他的惊讶不比两人少多少。
一来是因为糜竺的这个建议无疑是背叛了自己的阶级。
二来则是因为他有些太超前了,竟然提出了近似于“高收入者所得税”理念。
按照糜竺的说法,寻常黔首于田间地头忙碌一年也不过饱腹,如此方才配得上三十税一,此为宽以养农。
但富商巨贾不事农桑,却能以货通天下而致暴富,窃万民之利而肥己,此乃大盗也,故此当苛以重税。
他甚至直接拿自家糜氏举例,分析每年收入多少应该缴税多少。
如此一上来就献祭自家的架势,着实看得魏哲有些佩服。
毕竟若依糜竺之言,东海糜氏每年的税率可就接近“五税其一”了。和黔首百姓“三十税一”的标准相比,糜氏相当于翻了六倍。
好家伙,别人是新官上任三把火,到糜竺这则是新官上任先砍自家一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