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朝立国百余年,关于官员上任自然早已有一套完整流程。
\n
为了防止他人冒名顶替为官,如今地方官员上任都需要有本人“告身”与朝堂“旨授”,将官员的样貌、年龄、出身都交代清楚。
\n
其中最关键的是,需要一个“赴任符”。
\n
所谓“赴任符”,其实就是一种凭证。
\n
通常用竹子制成,长六寸,分为两部分,两部分合在一起才能使用。
\n
官员需要持此符到任职处报到,如果在赴任途中遗失或损坏了“符”,都需要书写情况说明缘由,并尽快补办新的凭证。
\n
乐浪郡太守府只有见到“告身”与朝堂“旨授”,合过“赴任符”,才会派人领魏哲去带方县赴任。
\n
如此严密的程序,从理论上算是杜绝了冒名上任的情况。
\n
除此之外,尚书台还会赐予地方官员“出入符”与“吏家属出入符”,以方便官员赴任的途中通过各处关卡。
\n
就比如魏哲手中的“吏家属出入符”上便写明了他赴任时的随从人员数量以及使用的交通工具。
\n
若非如此,魏哲也不可能带着五百骑一路穿州过县来到此处。
\n
当然,这套规矩在本朝初年的时候执行的还是比较到位的。
\n
可是百余年过去了,有些规矩自然不那么被重视了。
\n
也就是刚刚才经历过黄巾之乱,各地都提高了警惕,魏哲才会受到盘查,否则按照往年的惯例,看到这一群形容彪悍的精骑,乡啬夫早就自动耳聋眼瞎了。
\n
事实上这套流程也确实好用。
\n
那乡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