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让陆议这个少年随行军中。
何尝不是想要与焦礼交好,为其谋一个良师益友,或许未来书写公文奏功之时,能让陆议的名讳,呈于天子帐下。
“县丞。”
“他们怎么走这么快?”
不久,陆议登上府外的一辆车舆疑惑道。
“一时决策。”
焦礼展开书册,说道:“某也算是筹备了一些辎重,合上各大士族之人,以慰问之名前往沿海军营,策应东府军登陆!”
“嗯?”
陆议顿时愣了一下。
这么明晃晃的说出来,显然驱车之人也是暗间。
只不过,以如今大汉的兵马,还需要他们策应登陆之事吗?
“怎么?”
焦礼诧异道。
陆议摇了摇头,解释道:“学生还以为我们要留在吴郡,行夺城关之事,没想到竟然是去前线,有些出乎预料了!”
“夺城关?”
焦礼笑了笑,说道:“王师登上江东,所过之处恐怕尽皆望风而降,就算不降也自有人为内应,破城不过须臾时间,焉需要我们留在吴县。”
“不懂。”
陆议摇了摇头。
在他看来,监州尉为内应更好。
不知焦礼为什么要把希望放在寻常百姓的身上。
“天子给予仁慈无错。”
焦礼解释道:“可是,这份仁慈并不是凭空而来,为百姓均田,亦要百姓有功,此举能让所有人明白,均田来之不易,你还年幼不懂其中的道理,待年长一些,读一读公羊,稷下的书籍,自然会明白了!”
“学生受教。”
陆议拱手屈身拜道。
“寒风凛冽。”
“过些时日,便可回暖了啊!”
焦礼望着车舆外部的荒芜之景,心有感慨道。
“许是吧。”
陆议斟酌再三,不禁问道:“先生,不知我们有多少人可用?”
焦礼也不隐瞒,轻笑道:“某有十二人,再加上你们陆家的一些人。”
“这么少?”
陆议顿时头皮发麻。
他们加起来还不够三千之众,便要策应东府军登陆江东?
诸如焦礼慰问军士之事。
吴郡,会稽郡各县尽皆有之。
有监州暗间领队,亦有监州暗间所进言,但无一例外便是把自己手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