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四十章:菜摊下的年轮
李渊的指尖划过冬瓜表面的绒毛时,突然摸到块凸起的硬物。不是冬瓜自带的疖瘤,是块嵌在瓜皮里的金属片,边缘被反复摩挲得发亮,形状与他左胸的弹痕轮廓完全重合。卖菜的陈婶正用草帽扇着风,帽檐的阴影在冬瓜上投下的纹路,与苏瑶昨晚在日历上圈出的“李阳家长会”日期,形成诡异的几何对称——她总爱在重要日子的数字旁画个小太阳,说这样能“晒走霉运”,其实是在给记不住琐事的他标重点。
一、鱼鳞里的暗码
“李哥,赵总托我给你带了这个。”水产摊的老王递来个泡沫箱,箱底的冰碴正以每分钟三毫米的速度融化,“他说……这尾鲈鱼,得用你家苏老师的法子蒸,放三钱姜丝,七粒花椒。”
李渊掀开箱盖的瞬间,闻到了熟悉的海水腥气里混着的松香。那是军用防水布特有的味道,二十年前在南沙群岛,他就是靠这种气味在暴雨中找到失踪的侦察艇。鲈鱼的鳃盖下藏着卷透明胶带,胶带里裹着的鱼鳞片,在阳光下折射出的光斑,组成的图案与公司档案室的门锁钥匙孔完全吻合。
“赵坤还说什么了?”他用指甲刮下片鱼鳞,边缘的锯齿状缺口,与新兵连考核时用的匍匐前进障碍网网格尺寸一致。
老王往泡沫箱里加冰的手顿了顿,冰镩敲击冰面的节奏是“嗒、嗒嗒、嗒”,是摩斯密码里的“安全”信号。“他说……巴拿马的货轮改期了,让你把西区合同的补充协议,放在菜市场东门第三个垃圾桶的夹层里。”老渔民突然压低声音,指缝里的鱼腥水在摊面上画出道斜线,“还说‘当年你救我的那挺机枪,该上油了’。”
李渊的喉结动了动。二十年前在湄公河,他确实从武装分子手里救过赵坤,当时用的是挺缴获的AK47,枪身刻着赵坤的生日“0713”。此刻鲈鱼的侧线鳞上,正用针刻着同样的数字,只是最后一位被改成了“4”——是苏瑶的生日月份。
李悦突然从身后拽他的衣角,手里举着片贝壳:“爸爸,这个像不像妈妈的发夹?”贝壳内侧的纹路,竟与苏瑶梳妆台上那支珍珠发夹的底座图案分毫不差,发夹里藏着的微型录音笔,昨晚刚录下赵坤太太哭诉“他把房产证都抵押了”的声音。
二、书包带的战术
“爸,我的书包扣又坏了。”李阳背着半旧的双肩包,书包带的塑料调节扣裂开道缝,露出里面的金属芯,“老师说今天要带劳动工具,我把你的工兵铲偷装进去了。”
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