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至于太乙真人的死,太上老君也不是不能接受。
\n
用太乙真人一个人的性命,换赵公明、石矶、金光圣母和秦完四位大罗金仙,站在理性的角度来看,这是一笔很划算的买卖。
\n
更何况,在这期间,还有众多截教业力的深厚的弟子死去,阐教也是如此。
\n
阐教成天看不起截教,说截教都是湿生卵化,披鳞带甲之辈,但阐教又能好到哪里去呢?不还是犯下诸多业力,欠下大量因果。
\n
死了,那也就死了吧。
\n
听到杨宣的话后,太上老君也明白了杨宣的想法。
\n
归根结底,就是一句话。
\n
封神量劫要用性命去填,这个改变不了,但是用哪些性命去填,他们可以改。
\n
并且在这过程中,杨宣很隐晦地提出,可以借此机会,多送一些该死之人,整顿玄门的内部环境。
\n
至于什么样的人是该死之人,杨宣不用说,太上老君也知道,随侍七仙是这样的人,太乙真人也是这样的人。
\n
如果太上老君赞同杨宣的想法,他就多说一些,如果太上老君并不赞同,那么杨宣就不再多说。
\n
正如太上老君所说的那般,他的立场不是阐教也不是截教,而是玄门,能够保留玄门元气的事情,对他来说都是好事。
\n
他也已经看出来,杨宣虽然没有直接参与到封神量劫当中,但却做了诸多后手,至少在截教这边是这样。
\n
思索片刻之后,太上老君便点了点头,示意杨宣继续说不用藏着掖着。
\n
杨宣也没有客气,根据前世的记忆,结合当下的情况,对封神量劫接下来的进展,进行合理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