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棠之前倒是提过一嘴,怎么在这里出现了!
这高深莫测的模样更引得李斯大汗,他虽然没什么心虚,但一旦失去当年情境下的勇气,又在陛下面前听人评说,到底难免生出几分忐忑。
他试探着开口。
唐朝。
楚棠:【不好意思背成《谏逐客书》了,这段时间一直在读这篇课文,顺口。】
你既然要讲解《阿房宫赋》,这些时日却一直在读《谏逐客书》,你礼貌吗?
李斯松了一口气,原来是背错了。还好还好,还以为楚姑娘改在陵寝前诵读《谏逐客书》了,那他可真受不住。
李世民失笑,楚棠若在始皇墓前诵读《谏逐客书》,那就和在昭陵诵读《谏太宗十思疏》一样了。想到这里,二凤陛下只觉牙疼。
【《谏逐客书》教材也收录了,虽然是一篇奏疏,但辞采华丽气势纵横,不失为一篇好文章。秦代文学除了《吕氏春秋》之外,值得一提的就是李斯的这篇文章了,还有他的碑文。
说,法家大抵少文采,唯李斯奏议,尚有华辞。文学史上也说,秦世不文,唯李斯一人。斯相——撑起大秦文坛一片天。】
李斯有些紧张也有些欣喜,他志在为政,但后人夸他辞章,而那篇谏疏又得了那鲁迅先生如此高的称赞,也不免心中高兴。压抑着激动,他拱手行礼:
秦始皇将手微微往下压了压示意他不必多礼,心里却有些疑惑。
唐朝。
杜甫闻言也有些感慨:“秦世不文,亦有国祚短促之因啊!”
【好了,我们重新开始。】
楚棠:【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水镜下方倏然静了一下。
杜牧的表情有些龟裂:楚姑娘是在戏弄我吧是在戏弄我吧?
另一边,李商隐神情不乐,愤愤道:“楚姑娘是什么意思?这分明是贾谊的《过秦论》!她到底讲不讲《阿房宫赋》了?!”
汉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