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日本,还有其他国家入侵华夏?!”
刘彻脸色愈发沉了几分:“殖民”
“殖者,养殖、孽生,难道那英国打开了我华夏国门,还在这里住下了?简直荒谬!”
“外邦狼子野心,听其意,他们的国力也胜于我邦,若异邦强居我朝,那我们的百姓”
秦朝。
清朝。
【“碰了一串钉子。”课本下面有注释,指的是鸦片战争之后,清政府与英、法、俄、日、美、德、意等国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众人惊怒了。
嬴政一个个地数着水镜上的那排小字:“英、法、俄、日七个国家,足足七个国家入侵华夏!”
汉朝。
下首的卫青满含悲愤:“外邦肆虐,竟至于让本国签下丧权辱国之条约,那清朝的将在哪里?兵在哪里?泱泱华夏就这样沦为外邦异国鱼肉的对象吗?!”
李世民面沉如水:“华夏千里沃土,富饶之邦,国力强盛之时,外邦兀自艳羡,低手称臣,竞相来学;一旦国力衰退,便似匹夫怀璧,家挟重宝而无力守焉,则致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宋朝。
中,正在与宋孝宗议事的辛弃疾满脸悲愤:
他不是那些只知尸位素餐的庸官,国库之毫厘,哪一项不是取之于民?
仿若惊天一响炸在耳边,辛弃疾扑通一声单膝跪地,言辞切切:
“辛卿!”
他深吸一口气,语气铿然地再次说出后世那句对他影响深深的话:“尊严,只在剑锋之上!”
中唐。
“‘战败后的国民——尤其是初出生的小国民,当然是畸形,是有恐怖狂,是神经质的。’郁达夫这番话,初看只觉惊心,此时我才略可感受一二他落笔时的心境啊!”
明朝。
“哼!”
“标儿啊,开海禁是个好想法,但也得多加留心各方宵小,需妥善运筹。另,海军的操练也要加强,勿要被人轻易欺了去。”
一耳朵一个“四弟”的朱元璋:
【了解完这些,表格的第一条就非常好填了。闭关主义的表现用原文来表示就是“自己不去,别人也不许来。”结果就是大门被枪炮打破,又“碰了一串钉子。”
其实上面这些大家在近代史上也了解过,闭关锁国,错过了世界发展潮流,固步自封,最后的结局便是落后挨打,这是历史给我们留下的沉痛的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