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寐天不明。”
终南山。
他喟叹不已:“此后士人,见黎民耕忙而未尝有愧怍之心,是士人之耻。”
韩愈也震动不已:“白乐天确有子美胸怀。”
“此等胸怀,吾当为之咏歌!”
未央宫。
微微坐直了身子,刘彻沉声开口:“诸卿,立乐府采诗一事,可还有疑?”
群臣叩首:“陛下圣明,臣等请立。”
李纯阴沉着脸,神色几经变换。一旁被叫来商议削藩一事的武元衡和裴度面面相觑,他们知道皇帝的性子,白居易这些诗无异于指着陛下的鼻子骂,陛下……未必能容他。
对视一眼,武元衡率先拱手道:“陛下,白校书亦是一片赤心为民,他对国事直言不讳,正说明他对陛下忠心耿耿啊!”
武元衡的心一紧,神色愈发谨慎:“臣与白校书相交,只在诗文。白校书以诗作讽,上承诗教遗风,其意是为佐陛下成为西周文、武那样的圣王;臣主削藩,亦为陛下计,为大唐江山计,此意,惟愿陛
一番话说得言辞切切,李纯审视着面前的臣子,他对武元衡尚是信任,真正恼怒的是白居易不管不顾的诗文利笔。
切勿操之过急,触怒陛下。
白行简怔怔无言,良久才回过神来,忽然对着自家兄长拱手一礼。
白行简正色道:“兄长赤心,弟实在感佩。”
“我知兄长倡乐府之志,只是仕途难料,”他眼带担忧,“兄长所行,并非坦途。”
咸阳。
琵琶行9
安史之乱后,唐朝衰弊,社会矛盾进一步尖锐,故而讽喻之篇渐多,白居易是写实派的集大成者,但他也有诸多前辈同人,比如顾况、元结,再比如前面提到的杜甫的粉丝张籍。】
【元结,天宝十二年中进士,曾招募义兵抗击史思明的叛军,保全十五城。】
未央宫。
太极宫。
但是……想到这么好的人才却不被当位者珍惜,李世民禁不住又是恨恨,很好,又想骂孽孙了。
唐肃宗李亨敲了敲桌面,天宝十二年,他父皇的进士,没关系,现在这个人才归他了。他冲侍臣招招手:“去,让人查查,这个元结是何方人士。”
【元结有一本集子,叫《箧中集》,集中多有讽喻之作,主张诗歌要“能济世劝俗,补阙拾遗”、“上感于上,下化于下”,是新乐府运动的先声了。代表作有《舂陵行》、《贼退示官吏》,杜甫很欣赏。】
一旁的家人们也个个面上有光,经过水镜的宣扬,李杜二人的名声现在在大唐简直如日中天,元结后来的诗作能得到杜甫的肯定,简直是上了块金字招牌。
杜甫微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