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的创作是丰富多样的,陶渊明笔下有恬淡的田园风光,亦不乏金刚怒目之作。
他虽然从政治漩涡中退出来了,但那种对时事的愤懑还是会偶尔从诗中流露出来,这也可以证明,他并非消极地忘怀尘世,实乃是以远离作抗争。
他自信可以做陶渊明的知音。辛弃疾是南宋词人,同为南渡政权下的文士,同样对污浊世事气愤不已,他们或许会有许多共同语言。】
嬴政目光微冷,荆轲这个名字他当然不陌生,甚至印象深刻,当年就是他在大殿上刺杀自己,领的,还是那少时故人,燕丹之命。
赵匡胤死死按着额角:“南宋,南宋,朕的大宋到底发生了什么,以至于让金兵攻破汴京、仓皇南渡?!”
赵光义紧紧地在一旁安慰,端的是一幅好弟弟的模样,只是他的心里在想什么,却是无人知晓。
辛弃疾打着节拍低声吟唱:“富贵他年,直饶未免,也应无味。甚东山何事,当时也道,为苍生起。”
建章宫,刘彻忽然回头看向卫青,奇道:“这辛弃疾的名字,不会对照着去病取的吧?!”
卫青听了也是觉得好笑:“去病,弃疾,两人的名字倒很相像。”
陶渊明也在品味这几句:“吾侪心事,古今长在。那后世叫辛弃疾的文人,亦如我等偏安江南,嫉恶除暴之心,怕是日夜不肯歇息。高山流水,这个千载知己,老夫认下了!”
“后世气象更新,诗文进步是好事,延之你又何必纠结?”陶渊明笑眯眯地开口,脸上尽是豁达。
【陶渊明或许不能像曹老板那样进取,但他尝试过、追寻过,最后又以最决绝的姿态拒绝与俗世合作,保存生命的本真。
【最后我们用叶嘉莹老师的一段话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