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刚好四爷也想考察一下马佳敦博,便应下了,起身随着前往。
“《大学》里有句‘食之者寡’,‘则财恒足矣’,有何见解?”
四爷刚跨进书房,便开口问,马佳敦博虽知道四爷今日过来定会考察一番,但也未曾想,一点准备时间都不给。
马佳敦博立马开始回想《大学》中出现的这句话,便知四爷有意只取片句进行提问,
是想看自己的知识是否扎实:“回四爷,这句话乃是《大学》中节选,
原句臣理解为商人生产多,制造的粮食衣物越多,而消费的百姓随之减少,则国库亦将充裕。”
“然臣亦有不同理解,臣认为,只有消费的百姓越多,商人有利可图,才会不断生产,循环下来,商税亦可随之增加,对国库也更有利处。”
“百姓耕田种地,粮食收获越多,能满足养家活口,百姓过得安稳,国家也能繁荣昌盛。”
四爷没有对此作出评点,反而开启了另一个对话,马佳敦博有年轻人的锋芒毕露,敢于质疑,但还需要再磨砺一番。
“听闻马佳大人对外邦来往颇为关注,可曾听闻多罗使节宣导百姓不可祭祖,需崇拜天主教行为?”
四爷嘴角挂着笑意,声音却带着严肃,似这问题无关紧要,又令人紧张万分。
马佳敦博瞬间不敢继续坐在位置上,站起来回话:“广府地理特殊,阿玛幸得皇上器重,虽因政务不得不与外邦交涉,
但都谨言慎行,行事不敢越矩行。听闻此事,已快马加鞭,上奏圣上。”
说完感觉背部都起了冷汗,面上却一丝不敢放松。
“坐下回话即可,问问罢了,今日不是上下级问话,昨日跟铃铃闲聊得知,马佳大人对此颇有一番见解,
但因广府政务繁忙,未得来京城。故而跟你聊聊。”四爷滚动着佛珠,好像只是随意提问,单纯了解。
“阿玛确实在平时指点我们功课时,说过外邦频繁来往,若不是如今大清强盛,外邦必定有不臣之心,需仔细防备。”
“这次多罗使节的行为不甚妥当,虽说我朝是礼仪之邦,但臣认为应当重视此事,多罗使节来到他乡指手画脚实为狼子野心之举。”
马佳敦博拱手说出自己的看法,有些担心四爷听到此言不喜。
书房寂静片刻。
四爷想起早在康熙三十二年,这件事便引起皇阿玛的关注,未想到连连拒绝之后,还是胆敢继续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