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桓温面色如常:“若是先生为了寿春之事不必惊讶,这不正是昔日与先生对弈时所言的结果吗?”
封孚摇头道:“大司马有通天之喜尚不自知矣。”
桓温惊讶道:“何喜之有?”
封孚没有说话只是环顾四周,桓温挥退众人只留下了参军郗超、主簿王珣。
“此间都是我信得过的人,但说无妨。”
封孚道:“大司马将有威加九锡之喜。”
桓温一脸懵:“处道啊,你且说明白些。”
封孚说道:“大司马以为燕国能守否?”
郗超接话道:“处道,你我心知肚明燕国有亡国之危。”
封孚道:“这正是我说大司马有喜的原因。我是大燕大司马府左司马,此番前来就是为了送滔天之功于大司马。
我主中山王少年英才,早知大燕有亡国之危,所以派遣我南下,希望到时候能够借大司马羽翼庇护一二。
中山王冲,燕景昭帝与可足浑太后之子,燕主之弟,高官贵戚于燕。燕国将亡便有复国之心。大司马当世韩白,总统晋国六军,万望相助一二,北定关东。中山王必感激涕零,届时大司马携晋燕三分有二之天下,兵逼秦国,安有不克之理。
由此看来大司马足可为再造大晋之功臣,加九锡岂不是手到擒来。”
封孚的长篇大论说完,几人陷入了沉思。郗超道:“将来克定关东,中山王冲称帝于燕,是以大司马有何利益?”
“大司马不仅仅是晋国的大司马,还会是大燕的大司马。”
郗超与王珣对视一眼朝桓温示意,桓温说道:“处道啊,就算是我愿意接纳他们也不行啊,必须是要陛下同意才行。”
封孚道:“大司马名望江左,威震四方,公心为国,大司马尚且同意,陛下何来否决之理。”
郗超道:“无论怎么说,大司马都是大晋的忠臣,岂有替陛下答应的道理?”
王珣接着道:“接纳旧燕王公无可厚非,只是怕陛下那里还有满朝公卿世家不能答应。
封孚看出了这几日相互唱和便说道:“大司马不弃外臣愿意南下建康游说满朝公卿,征得陛下同意。”
桓温道:“有处道出马事半功倍,我立即休书派人护送初道入京。”
……
封孚走后,桓温看向两人:“你们以为如何?”
郗超很是激进:“这是大司马千载难逢的良机,北上复燕就是在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