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
想想暂时没有其它什么紧急的事情需要去做,苏武开始放大避难所的三维地图,打算趁着空闲的时间,对其宏观上的设计,进行查漏补缺。
\n
一座以生存为主要目的的避难所。
\n
最基本的需求,就是水,空气和安全。
\n
水方面,避难所已经建立了从水源,过滤净化,存储,到传输的一整套供水流程。
\n
但单单是供水还不够。还需要再加上对应的排水,污水处理,以及水质监测,才能构成完整的水循环体系。
\n
这就要做到再建立一套独立的排水管道和多个细分的污水处理池。
\n
用于对生活污水,以及未来可能产生的工业污水,实验室污水进行严格的区分和针对性的过滤净化。
\n
同时从供水到排水的每一个阶段,都要安装相应的电子设备,用于定期扫描和化验水质情况。
\n
避免有外界的未知病毒和辐射物质,穿透过滤净化系统,偷渡进来。
\n
空气方面,避难所已经安装了升级过的空气净化器。
\n
理论上没有问题。
\n
但空气净化器,毕竟是一件安装在避难所通风口位置的被动设备。反应具有一定的延迟。
\n
如果出现了意外情况,比如避难所某处外壳墙体裂开,外界有毒和带辐射的物质集中涌入。
\n
那在空气净化器处理之前,很可能就已经给避难所带来了难以挽回的巨大损失。
\n
这个时候,就需要一套遍及避难所各个角落,能够更加灵敏的监测空气中的异常成分,并作出及时应对,比如封闭空气异常区域周边通道的预警设备,来做为最后的保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