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的。”
“我听王爷的。他说怎么做,我就怎么做。”
刚才还头脑发热的百姓,慢慢地意识到,现在抢着买股票,就是投机。
一个人高声问道:“那,我们手中有了余钱,该如何更好地分享国家发展的红利?”
李星辰从上边望下去,发现是个读书人的样子。
看起来,这读书人,还有点头脑。
李星辰想了想,说道:“这次打仗归来,有功劳的将士都会获得三十亩的水田作为奖励。而且这些都是不能买卖的田产,足可以养活一家人的生活。如果想要分享国家发展的红利,可以参军入伍。我们准备进行反攻中原的北伐了。”
百姓们一听,顿时喜笑颜开。
“建功立业的机会来了。”
“太好了,我这就报名参军。”
“我也去。有了三十亩别人夺不走的田产,一辈子也都有了保证。”
“我也去。总比借钱买卖股票要好。”
“去战场上,博个封妻荫子也好。”
“走,报名参军去。”
“我也去。”
........
一时间,青壮年们纷纷朝征兵处走去。
其他人一看,没有股票可买了,也都离开了。
民众们逐渐散去,李星辰这才放心下来。
“总算没有白费口舌。不然,炒股弄出的乱子,可就麻烦了。”
征兵令发出后,八百里加急送往占城国各地。
从最西边的吴哥郡、金边郡,到西贡郡,金兰湾郡,到占城郡,青壮年开始云集。
那些平时受过军事训练的民兵,放下锄头和渔网,拿上自己的武器,开始集结。
毕竟,对于很多百姓们来说,只要有了三十亩谁也不能动的田产,就足够一家人一辈子活下去了。
就算是天灾人祸,只要人还能动,就能通过种地养活一家人。
这种诱惑还是非常大的。
参军入伍的人越来越多,以至于各地的征兵站,都优中选优,挑选得特别严格。
与此同时,各地的粮食调运工作开始。
为了加快运输速度,李星辰把缴获回来的海船,都派出去运粮。
这段时间,占城、金兰湾、西贡的造船厂,也送来了上千艘造好的战舰。
最令李星辰开心的是,派去马六甲海峡剿匪的白衣和陆夏带领舰队回来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