馈后,第一步是深入了解情况。他们会分别与涉事的社员进行私下沟通,耐心倾听各方的诉求和想法。比如在一次农业种植与工具维修的互助匹配中,负责种植指导的老张觉得接受工具维修服务的小李在学习过程中不够用心,导致很多知识没有掌握,影响了种植进度;而小李则认为老张的指导方式过于复杂,不适合他的理解水平,双方为此产生了矛盾,甚至影响到了对此次互助服务的评价和积分评定。
矛盾处理小组成员首先找到老张,成员们围坐在一起,营造出轻松、平和的氛围,让老张能够畅所欲言。老张皱着眉头,无奈地说:“我是真心想把我这几十年的种植经验都教给小李,可他总是心不在焉,好多关键步骤都不重视,现在地里的苗子长得不好,我这心里着急啊。”小组成员们认真记录着老张的每一句话,不时点头表示理解,用温和的眼神给予他充分的关注和尊重,让他感受到自己的意见被重视。
接着,他们又与小李交流。小李有些委屈地抱怨:“张大爷讲的那些专业术语我根本听不懂,我也问了几次,但他还是按照原来的方式讲,我都没信心继续学下去了。”小组成员们没有急于评判对错,而是鼓励小李详细说说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困难和困惑,引导他将内心的不满和委屈都倾诉出来。
在充分了解双方的观点后,矛盾处理小组会组织一次面对面的交流会议。会议地点通常选择在社区的公共活动室内,这里宽敞明亮,环境舒适,有助于缓解紧张的气氛。小组成员们提前到达,将桌椅摆放成一个圆形,寓意着平等交流与沟通。
老张和小李带着些许情绪坐到了会议桌前,小组成员首先发言:“咱们今天坐在这里,不是为了追究谁对谁错,而是要一起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让咱们的互助能够继续顺利进行下去,把地种好。”
然后,他们引导双方进行沟通。一位经验丰富的小组成员笑着对老张说:“张大爷,您的种植经验那是没得说,是咱们社区的宝贵财富。不过,您看是不是可以换一种更通俗易懂的方式给小李讲解呢?就像我们给小孩子讲故事一样,用简单的话语把复杂的知识讲清楚。”
老张听后,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嗯,我好像是忽略了这一点,我是应该多站在小李的角度想想。”
接着,另一位成员转向小李,温和地说:“小李啊,张大爷教给你的知识都是实实在在有用的,你也要多一些耐心和主动。有不懂的地方,要及时反馈,而且要更加用心地去学,毕竟这关系到咱们的收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