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发射时,弹头底部小洞内的炸药被引燃,可以使弹头膨胀,紧贴枪膛,在膛线的压迫下高速旋转而出,从而大大提升命中精度和杀伤力。
\n
因此使用米尼弹的枪械,在19世纪,便具备了远程狙击的能力。
\n
米尼弹设计的灵魂之处就在于其底部的锥形木塞。
\n
发射子弹后,这个木塞能堵住枪机洞底,让发射时产生的燃气压迫弹头,从而将弹头挤压进膛线内,发挥膛线的作用。
\n
在19世纪,应用米尼式弹丸的来复枪凭借高射速和接近500码的有效射程,在军事冲突中的战术地位一度超过了火炮。
\n
甚至有军事学研究者评价米尼弹和来复枪的出现是武器技术发展史上革命性的突破。
\n
当然,如果站在21世纪往回看,米尼弹还是有不少缺陷的。
\n
比如它只能用铅制造,不然弹头不易膨胀,就无法完全堵住枪管,而弹头过软就会导致其击中目标后立即变形,停止作用好,穿透力太弱。
\n
同时由于米尼弹需要让弹头快速膨胀以封闭枪膛,发射药就不能使用慢速燃烧的火药,也就令弹头无法在枪膛内得到长时间的均匀加速,致使弹头子弹初速严重下降。
\n
这两个问题目前陈舟尚没有能力解决。
\n
而且他对付的敌人全都是无甲单位,尤其是那些土著,各个赤身裸体,使用穿透力更强的被甲弹打他们,杀伤力可能还不如米尼弹来得大。
\n
再说与铜弹相比,铅弹毕竟更便于制造,也没有火药方面的需求,无论从哪个角度看,米尼弹都是当下最优选择。
\n
……
\n
陈舟打算使用失蜡法批量制造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9页